第A14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4
活化共享考古资源 让文化遗产成为区域公共文化中心
欢迎赐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活化共享考古资源 让文化遗产成为区域公共文化中心
商都遗址博物院,先民夯筑城墙场景 记者 马健 图

□刘文科

郑州是中华文明起源核心区,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和考古资源丰富。近年来,郑州市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为中心纲领,发掘整合郑州历史考古资源,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活化共享初具规模。文化遗产作为社会公共资源,是“存在于现在的过去”,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未来。对其保护、阐释、活化的理念与方式不仅是社会责任,也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担当与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表现。通过公共文化中心的方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活化共享大有裨益。发挥文化遗产的考古资源社会化与公益化、强化考古资源的公共属性,凸显其文化功能,构建中国特色考古资源的公共空间与共享平台,让文化遗产与考古资源成为现代社会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郑州文化遗产与考古资源动态可持续发展。

郑州地区文化遗产资源深厚

文化遗产资源数量众多、种类全面。郑州作为全国八大古都之一,全市共有各类文物历史古迹近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89项,领跑全国省会城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6处,拥有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国大运河郑州段2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黄河、长城、大运河三大国家公园的汇集地,大遗址郑州片区也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公布的“十四五”时期145处大遗址,郑州市有6处,分别为大河村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郑韩故城遗址、巩义宋陵和荥阳故城。国家主导保护的150处大遗址中,郑州有大河村遗址、古城寨城址、王城岗遗址、郑州商城、郑韩故城、宋陵等6处,居全国首位。郑州地区的遗址与文物分布广博密集,嵩山周围、黄河南岸的古代遗存星罗棋布,装扮着天地之中的中原大地。

代表性考古学文化、重点遗址不胜枚举。郑州作为一座具有3600年亳都气象的古城,不仅是早商考古学文化——二里岗文化的肇兴之地,更是众多早期考古学文化、类型的发源地。发现于新密市岳村镇李家沟村的“李家沟文化”,蕴含着万年以来,新旧石器时代交替时的生业经济。初见于新郑裴李岗的“裴李岗文化”,以其特殊的磨盘、镰刀等石制工具,古朴的制陶工艺,让其在新石器时代的东亚大陆脱颖而出。“大河村文化”发现于郑州金水区大河村,奇特的白衣彩陶与天象纹饰,在仰韶文化中独树一帜。三代以来,夏人起于嵩山,郑州新密市刘寨镇新寨村的“新砦文化”就是其最早的遗存,故有“启居黄台”之说,新砦或为黄台之地。众多典型考古学文化不但折射出早期文明的微光,也彰显出郑州在华夏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郑州作为华夏文明核心地区,考古资源丰富,重点遗址荟萃,重大发现频出。先后有16个项目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全国获此殊荣最多的城市。在“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中,郑州有新郑裴李岗遗址、登封王城岗遗址、郑州商城遗址、郑韩故城遗址等4项入选,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此外,新郑裴李岗、巩义双槐树、郑州商城3处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文化遗产活化

成为公共文化中心的途径

持续推动土地前置改革,加强大遗址的保护利用,加快大遗址公园的规划落地,全面提高文化遗产和考古资源的配套设施,不断凸显文化遗产的社会属性与公共文化功能。推进文化遗产与考古资源保护与活化的理念、思路、模式和机制等领域的探索与创新。运用多种方式,阐释遗址与考古学文化,构建区域性公共文化中心,让文化遗产与考古资源成为城市、社区、乡村中的文化共享平台,在全力培育城市文化品牌体系、打造华夏文明起源的全景式集中展示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文物故事方面贡献郑州模式。

建章立制,政策引领文化遗产公共文化中心建设。一是以打造“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为总领,建立健全郑州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共享制度,引领文化遗产公共文化中心建设,从政策、制度、财政、人才给予支持,确保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化共享规范化、制度化,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双赢。二是加强管理,厘清权责,整合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文物、发改委、财政、自然资源以及属地政府要形成合力,积极构建集发掘研究、保护利用、活化共享等多维于一体的研究利用体系,实现学术与课题研究、共享活化并重,实现文化遗产公共文化中心建设。三是鼓励吸纳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源进入文化遗产公共文化中心建设,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开展研学教育、现场演艺、沉浸式体验、阅读休闲中心等方式盘活遗产资源,重启造血功能,实现遗产资源与现代社会的同步发展,并成为现代城市中的组成部分和亮丽风景。

扩容增质,依托文化遗产资源构建公共文化空间。一是立足博物馆与考古博物馆的空间优势,构建城市公共文化中心,增强文博场馆的展览与社教功能,加快展览频次,提升展览质量,延伸展览范围,扩展展览内容,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二是提升考古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展示与科普功能,传播考古知识,发掘郑州考古历史,讲好郑州文物故事。以文物特展为依托,多角度呈现郑州考古新成果和新发现,展示郑州万年以来的烟火绵延。三是积极筹划举办各种临时主题展览、文化遗产主题活动、学术讲座、非遗传承活动等,发挥其公共文化属性,构建公众考古与公共文化平台,让其成为城市公共文化中心。

多措并举,发挥文化遗产与大遗址的区域公共文化中心功能。一是持续加大“生态保遗”覆盖实施力度,促进遗址保护优化、提升生态环境、拓展休闲空间、凸显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活化遗址资源,为城市提供了更多文化景观和活动场地。二是打造一批以重点遗址和考古学文化为主题的遗址公园,全方位展示其文化内涵,活化其表现形式,丰富其表现内容,打造郑州古都名片,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三是加强近现代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历史街区的社会属性与文化功能,探索其活化共享的方式,发挥其记录和承载城市记忆的功能,融合文化、创意、时尚、艺术、生活于一体,配套展览馆、文娱设施、休闲书吧等构建城市区域公共文化场所。

融合互动,实现文化遗产与属地社区的公共文化中心建设。一是以大遗址为平台,实现“遗址+社区”的深度融合,强化基本设施公共服务属性,设置文物陈列馆、小型图书屋、考古体验场、文化遗产知识课堂、文娱休闲等配套设施,构建属地社区公共文化中心。二是加大科研或重点考古工地的开放力度,拓展开放内容,围绕考古资源,组建科普队伍,实现“专家+古遗址+公众”三方面的零距离沟通,讲好考古故事,普及文化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提高了社区居民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增强了公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三是发挥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区域公共文化中心的作用,通过研学、乡村遗产活化、乡村旅游、农家乐、精品文旅等多种方式,将区域性大遗址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扩展文化遗产共享方式。一是以公众为中心进行文化遗产的活化共享探索,让考古成果和考古资源转为公众文化资源,构建文化遗产对话与参与平台,让公众在公共文化中心建设中发挥中坚力量。二是树立文化遗产公共文化品牌意识,以黄河文化、夏文化、商文化、黄帝文化、嵩山文化为核心,提速增质,创立郑州品牌,向世界讲好郑州故事,将文化遗产大市建设成遗产强市。三是发挥数字化和新质生产力在文化遗产活化共享中的作用,通过数字科技对古代资源的复原、呈现、阐释,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文化遗产的内涵。同时利用数字技术、传媒影视等媒介提升“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的文化认知,扩展郑州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作者系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郑州文化名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50865 2024-07-18 00:00:00 四 活化共享考古资源 让文化遗产成为区域公共文化中心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