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文脉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脉郑州
张宏杰:多读书,才能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张宏杰:多读书,才能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张宏杰 受访者供图
记者对话张宏杰

“资深的历史爱好者”,是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百家讲坛》主讲人张宏杰给自己的定位。

从经济学转型历史,研究明清史,撰写大量历史文化散文……用张宏杰的话来说,一切都是兴趣使然。

20多年写作与研究生涯间,张宏杰先后出版了《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等诸多作品,曾担任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其在《百家讲坛》主讲的《成败论乾隆》系列节目更是创下了年度最高收视率。

写作之中,张宏杰既擅于表现贯穿中国历史之中政治、经济、思想等的传承与流变、革新与痼疾,展示中国历史纵横上下几千年之“广”,也乐于触摸冰冷历史中人的体温与脉搏,以个人视角去解读个体在时代中的挣扎和得失。所以在他的笔下,朱元璋不再是单一的王权象征,而是一个“精明的、讲究实用的农民”,曾国藩除了晚清重臣的身份,更是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他用更多情感色彩,细腻勾勒出了历史风云变幻中的个体其“微”。

莫言曾评价:“张宏杰以冷静细致的笔法,把人性的复杂、深奥、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原本熟悉的历史事实在他笔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鲜而又迷人。”

7月21日,张宏杰带着潜心5年的全新力作——《朝贡圈:传统中国的世界秩序》,做客天一文化讲坛,现身郑州图书馆,为郑州市民深度解析2000多年来以中国历代为中心、东亚文化圈独特的朝贡体系,剖析平静表象下暗流涌动的政治权衡与妥协。

跟随记者,对话张宏杰,聆听不一样的历史见解。

谈写作:“历史生命线真实”这一基础不能动摇

记者:您此次讲座的主题和内容《朝贡圈》,也是您《简读中国史》系列的第三部,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您想用专门的篇幅去分析中国古代朝贡制度?这个系列是怎么规划的?

张宏杰:其实我每开始一本书的创作时,往往不知道下一本书会写什么。我写书没有什么计划,也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共同的出发点就是都基于兴趣。

譬如我在翻阅史料时,读到很多朝贡国向古代中国进呈的表文,内容都写得非常虔诚恭敬,让人以为他们是真心恭顺于古中国。但在大量搜集阅读了关于朝贡的相关资料后,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

朝贡体系表面上看,是由中国主导的一个很严密、有秩序的体系,各朝贡国都非常恭顺,但背后却涌动着各种算计和利益。如琉球到中国来朝贡,最主要的推动力就是背后的经济比——他们获得的回报,往往能达到贡品的10倍之多。也有朝贡国表面臣服,或背地里行僭越举措,或效仿古中国,将周边小国收归为朝贡国,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如此再返回看那些恭敬的朝贡表文,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巨大的戏剧性。所以我会想把这些真实的、普通人并不清楚的历史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

记者:有些史料其实在史书中几乎是一笔带过,那么创作中不可避免就会进行发挥与想象,您是如何平衡作品的历史性与文学性的呢?

张宏杰:我还是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

一方面,我希望读者读我作品的过程是比较愉快的,不管你想传达什么,起码要给人家一个比较愉快的阅读体验,我本人也是从普通读者阶段走过来的,知道读一本很艰涩的书是很痛苦的。另一方面,我也不想为了可读性而牺牲作品的历史真实性,“历史生命线是真实的”,这个基础是绝不能动摇,不然就失去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在开始作品创作前,我会把自己所有的想法先罗列出来,然后搜集大量的史料去进行对比、思考和分析。譬如之前我在大连的时候,经常会坐七八个小时的火车去北京,到中国国家图书馆调阅能找到的所有资料,去阅读、摘抄、复印,包括去往各种博物院、名人历史故居、遗址等地实地探访考证。虽然因为条件的限制,可能我的作品并未能穷极史料或者做到全面,但确实已经竭尽我所能。

谈自身:专注明清历史,因为史料较多

记者: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您为何更专注于明清历史?

张宏杰:明清时段留存的史料较多,史料多就意味着细节多。写作之中想要追求文学性,需要大量的生动的细节。明清两代资料翔实,能够支撑起这样的写作需求。

记者:在您的创作中,晚清重臣曾国藩这个人物可谓是常写常新,为什么要专门去研究他?

张宏杰:因为曾国藩身上能体现出很多传统文化的正面因素。

像我们今天经常谈传统文化、国学,对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内容应取其精华,对那些负面的则应该摒弃。而曾国藩身上集中了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正面因素,他一生所贯彻的哲学是两个字:“拙、诚”。“拙”是笨拙,“诚”是真诚。

现在我们整个社会一大问题就是浮躁、翘尾。他的人生哲学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也是最稀缺的,提倡曾国藩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有好处的。在如今中国转型升级、与世界交流学习的过程之中,曾国藩的这一特质,也是可以借鉴采用的。

所以我愿意不断向大家介绍曾国藩,也从未停止书写曾国藩。

谈读书:“应多读一些严肃的历史书籍”

记者:作为历史学者,您最喜欢的时代是哪个?

张宏杰:我最喜欢的时期还是今天。

如今穿越小说很多,很多人幻想穿越回各种时代。但假如你真的穿越回古代,多数情况下可能会变成社会下层。社会下层在古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很差,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一种勉强温饱的状态,所以实际来讲,真要穿越回去,可能没几天就会患病而死。

有一本书叫《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从中对比来看,虽然现在社会还存在许多问题,但从整体上的死亡率来讲,人类社会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从原始社会到今天,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快,我们迄今为止已经享受了几十年的和平,包括物质条件也得到极大丰富,能够在现代化的建筑里进行生活学习、利用各种电子产品便捷地接收全新的信息,我想这是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比拟的。

记者: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于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愈发热爱,文化自信力不断提高,您觉得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如何弘扬与传承?

张宏杰:我认为,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对世界其他文化都有比较深的认识,才能够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

如果一方面你对世界文明的潮流没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同时你对自己国家、对本民族的文化也是一知半解,这个自信实际上就建立得不扎实。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要多读书,这样才能真正地去深入了解自己的和他人的文化,才能去进行传承与弘扬。

记者:您认为应该怎样更好地推动历史知识的传播普及,提高大众分辨各种伪历史的能力?

张宏杰: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学者去进行通俗化的科普,将严肃的内容讲得平易近人。另一方面,对于读者而言,要多读一些严肃的历史书籍,特别是经典的书籍作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而不是轻信短视频的内容。

记者:那您推荐读什么书呢?

张宏杰:我比较推荐的有两本。一本是戴蒙德的《细菌、枪炮与钢铁》,这本可以说是人类学的名著,虽然比较晦涩难读,但是读完之后收获很大。

另外一本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这本书对全球的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多有叙述,读完以后会有一个很好的全球史观。

记者 古晨茜 实习生 孙宜婷/文

石闯/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53844 2024-08-03 00:00:00 六 张宏杰:多读书,才能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