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爱琴 实习生 杨莹莹) 8月7日,郑州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动员部署会召开,公布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郑州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的批复文件,标志着郑州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据了解,为高标准推进郑州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我市制定了《郑州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围绕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目标,制定了10项预期指标。根据《方案》,到2026年,将高质量完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任务,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水平显著提升,迈入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行列。届时,郑州市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将≥83.5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件,新增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网点≥30个,技术调查官专业队伍人员规模≥300人,知识产权“双百工程”服务拟上市企业数量≥100家。
全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从6个方面提出15项重点任务,列出34项任务清单和20项省级部门支持政策,提出了建立工作专班、修订地方立法、落实经费增长机制等保障措施,明确了强化创新源头知识产权保护、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智慧监管、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型政府、推进行政司法保护体制机制改革等改革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