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4版:晋观嵩岳 豫见云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保护创新 传承经典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保护创新 传承经典
七立佛
第15窟 南壁千佛
第13窟托臂力士

石窟历经千年沧桑,洞窟普遍存在裂缝、坍塌、剥落风化等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保护维修工程,石窟崩塌及风化剥落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新世纪,云冈研究院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大科技力度,石窟保护逐渐从本体保护转向精细化的日常保养维护、预防性保护,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和保养标准。在高性能算力的加持下,数字化技术在云冈石窟保护研究、活化利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极大推动了石窟寺保护研究的智能化、全域化、精细化。

石窟维修保护

1.三年维修工程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参观云冈,提出了三年修好石窟的目标任务。“云冈石窟艺术,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存下来。刚才说有一个十年规划,时间太长了,要三年好。”周恩来总理陪同正在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蓬皮杜参观云冈石窟时,面对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者曾这样大声宣布。其时雨后初霁,空气格外清新,这是云冈保护新篇章开启的历史性时刻。随后的1974—1976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力量对所有濒危洞窟和造像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加固,基本解决了洞窟的稳定性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石窟的原貌。三年工程中采用的“围岩裂缝灌浆加固技术”,荣获1978年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奖。

三年维修工程奠定了云冈石窟后来保护维修的基础,也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是云冈石窟走上科学保护道路的一个重要节点。

2.“八五”保护工程

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的云冈“八五”保护工程,是按照田纪云副总理的指示精神,通过降低硬化窟前地面,修建第7、8窟保护性窟檐和山顶防水排水设施等综合手段治理水害,取得了初步效果。

“八五”保护工程很好地改善了石窟的保存现状,为后期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3.防水工程与窟檐建设工程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云冈石窟研究所与中国文物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德国wacker公司合作开展了诸多科研工作。2007年西部窟群严重渗水问题得到治理。2012—2015年,五华洞危岩加固,彩塑壁画修复、保护性窟檐建设全面完成。

自此,云冈石窟保护维修工作更加系统有效。随着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室、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彩塑壁画保护研究室、数字化室、遗产监测中心等相关科室逐渐组建,石窟的科学保护得以实现,石窟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保持。我们现在之所以能看到稳定、安全且始终微笑着的云冈千佛,正是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云冈人始终坚持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并全方位不间断地开展有力的保护工作的缘故。

数字化技术应用

云冈石窟石质文物的保护是世界性难题。20年来,云冈研究院逐步形成了科学记录、融合应用、智慧发展的数字化理念,从石窟本体到关联内容的数字化,研究人员攻坚克难,构建了完整的高浮雕石窟数字化体系,在技术、艺术、学术的碰撞交融下勇于创新,不断提升扩展数字化成果应用水平。

为实现石窟信息的永久保存,云冈研究院建立石窟数字档案,计划2030年前全部完成。已建成的“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是国内文博系统首家基于文物数字资源的先进运算与数据储存中心。上线运行不久的云冈石窟文物实时监测与预警服务平台,已经承担起石窟文物本体及保存环境的专项监测工作,24小时全方位守护石窟。今年3月,启动《云冈石窟总体保护规划》修编及相关研究工作,系统谋划云冈石窟在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云冈研究院的“文物医生”团队通过他们的专业技术和不懈努力,把原本不可移动的石窟艺术,以“年轻”的呈现方式“活起来 动起来”。随着“数字档案”不断完善,古老的云冈石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近年来,云冈石窟借助数字扫描和3D打印技术,实现等比例精准复制,变得可移动、可触摸、更亲近。2017年底,云冈石窟最大的洞窟第3窟西后室原比例3D打印复制项目落户青岛,高10米的坐佛“走”出石窟;2018年11月,第18窟的一部分完成复制,15.5米高的立佛“走”进北京;第12窟复制窟用轻型材料制成、可以像积木一样组装拆卸,已开启“行走”世界之旅。

未来,云冈研究院将以算法算力强大数据应用实现数据成果从单点应用向规模化应用的转变,构建智能高效的“数字云冈”。

大同晚报记者 任翔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54988 2024-08-09 00:00:00 五 保护创新 传承经典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