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3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抵达景区大门后,穿过长长的商业街才能到达游客中心,购票、坐上摆渡车,开行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才能抵达游览区……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前不久发布通知,明确“有效遏制景区不合理外移游客接待中心、配套停车场,增加游客配套交通费用负担等行为”,引发网友点赞。 应该看到,一些景区出于保护环境、提高游客承载量等原因,大门修得稍远、设置摆渡交通工具,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还有的景区山路狭窄、路况复杂,大量私家车驶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进而将摆渡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游客也能理解。景区大门与游览区之间的距离长短,是否设置摆渡车,考虑这些问题的出发点应是景区发展和游客的实际需要。部分景区之所以受到诟病,正因为偏离了这一出发点。景区发展当有长远眼光,如果为了眼前利益不惜损害游客体验、侵犯消费者权益,无疑最终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