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3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9月7日晚,浙江杭州一名16岁少年在理发店理发烫发后被要求支付4000元,发生纠纷后报警。9月8日晚,杭州余杭区市场监管局通报:该理发店涉嫌存在消费欺诈行为,已立案调查。 民警到场后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做的什么项目1200多元钱?能不能标?”通过这番话能发现,店家大概率没有做到明码标价。理发的价格不能总是等着顾客自己问,主动写在墙上有这么难吗?不少人可能都有被“理发刺客”伤到的经历,剪完了才被告知,刚理发的是总监、店长,一套“洗剪吹”动辄上百元。简单来说,最终解释权归理发店所有。目前,涉事理发店已经因涉嫌消费欺诈,被立案调查,但类似的现象不能等发现一起再解决一起。对于这样的现象,监管部门真该好好管管了。这关乎消费者权益,关乎市场环境,更关乎城市形象。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