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L02版:航空港·要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 近日,两台供半挂车使用的中国重汽公路牵引车,共同搭乘一辆TIR平板货车从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出发,赶往9000余公里外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记者从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这是全国首单TIR重卡运输业务,让国内重型车出口多了一条新通道。 据货物承运方河南全程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敏介绍,因为卡车自身高大、笨重等特点,之前我国出口卡车一般采用海运模式或口岸换车模式。 现在,有了TIR重卡运输业务,可以在TIR实施国之间实现一单到底的“门到门”运输,中途不换车、不倒装,满足客户“零公里”交付要求,压缩运输时间的同时,降低企业成本10%~15%。 为保障业务正常开展,郑州海关所属新郑海关提前了解企业出口计划,针对运输线路、货物等特点提供个性化通关服务,设置TIR业务专岗,指导企业做好单证申领、数据系统申报等通关各项流程;依托远程实时监管系统,动态监控车辆运输轨迹,确保货物全流程可追溯、各环节衔接顺畅。 自2023年3月郑州海关推动我国首次实现“中国车”TIR国际公路运输进出口双向贯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支持政策,助力河南TIR运输业务快速发展。目前,郑州已累计开通直达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5个国家的15条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初步形成“北上、南下、西进”的国际公路运输网络。 数据显示,今年1~8月,郑州海关监管国际公路运输车次、货值较2023年全年分别增长1.3倍和2.1倍。 目前,新郑海关、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口岸管理局等单位分工合作,不断完善支持政策,助力TIR运输业务快速发展,我省已累计开通郑州直达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5个国家的15条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初步形成“北上、南下、西进”的国际公路运输网络。 记者 刘凌智 通讯员 晋梦云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