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叫“郑标准”,我可以实现智能人机交互,提供标准化政策法规的查询及解读,进行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标准的快速查询,可以有效提供标委会及标准化试点创建,标准化成果展示,标准人才建设等多方面、多元化、多领域的综合服务。 本报讯(记者 李爱琴) 10月14日是第55届世界标准日,当天,河南省暨省会郑州2024年世界标准日主题活动在郑州机动车质量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举行,标准郑州数字人“郑标准”上线,将推动郑州标准建设结构性重塑,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 “当你打开官网页面,点击右下角‘悬浮图标’,即可与我进行即时对话,我们来简单演示一下吧。”当天的启动仪式上,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标准郑州数字人“郑标准”,其灵动的造型、丰富的内涵,吸引全场目光。 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影响社会治理方式的今天,数字化日益成为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基于此,郑州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方位,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AI等多个领域强化创新,在全国率先研发标准郑州数字人——“郑标准”。 据介绍,标准郑州数字人发布后,将以数字技术优化标准化流程、整合标准资源、加强标准供给,强化重点领域国内国际标准衔接,推动郑州标准建设结构性重塑,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标准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郑州智慧”。 近年来,郑州市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省委省政府标准河南建设要求,不断丰富郑州标准内涵,全面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目前,已成立22个市级标委会,批准发布郑州市地方标准138项,地方标准体系持续完善。在库各类标准专家264名,企业标准化专员337名,全市标准化氛围日益浓厚。 与此同时,全市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912项,承担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17个;培育团体标准37项,公开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47714项,24家企业48个产品入围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郑州标准的话语权持续增强。 在城市标准化建设方面,承担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39个,省级标准化示范项目183个,涵盖农业、循环经济、高新技术、服务业等领域,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在超硬材料、纺织服装、水泥、耐火材料、铝加工、校服等6个行业开展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参与企业445家,累计上传对标结果642项,以先进标准助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有效提升国际国内标准一致性程度。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