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2版:中牟·政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Z02
当好“智囊团” 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爱我中牟 护我家乡 探寻文明实践的创新密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我中牟 护我家乡 探寻文明实践的创新密码

2024年以来,中牟县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创新提出了以“四争”(争做社会好公民、争做单位好职工、争做家庭好成员、争做网上好网民)为主要内容的“爱我中牟·护我家乡”文明实践活动,增强市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和家园情怀,推动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整体上水平。

多元宣传,吹响“爱我中牟·护我家乡”文明号角

3月5日,随着主题宣传片《我的家乡·中牟》的定格,中牟县“爱我中牟·护我家乡”文明实践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现场来自全县各级道德模范、各行业代表等400余人同声诵读《一封家书》,首批“爱我中牟·护我家乡”代言人向全县人民发出倡议,激发爱家护乡的参与热情。各乡镇(街道、中心)文明实践所、站、点,各单位以不同形式同步启动“爱我中牟·护我家乡”文明实践活动。

7月5日,“四争 您准备好了吗?”宣讲活动正式拉开序幕。16位宣讲员现场讲述了他们在不同行业领域的鲜活事迹,中国好人王超虎分享了自己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同时,成立基层巡讲宣讲团以分众化形式深入各乡镇(街道、中心)、各单位进行巡回宣讲,对乡村群众以现场互动宣讲为主,不讲地点,不拘形式,广场小区、农家小院、公园游园也可讲,三五人可讲,百八十人还可讲,通过活色生香的“小故事”讲述家国情怀的“大道理”。截至目前,已开展巡回宣讲10场。

设计主题宣传标语、LOGO,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电视等媒体媒介,制作“爱我中牟·护我家乡”宣传视频和“一封家书”沙画作品,在全县广泛刊播,累计播放4万频次;创作发放主题画扇8000个,印制《一封家书》《致市民的一封信》《移风易俗口袋书》,结合文明条例“九进”(进网格、机关、企业、工地、学校、社区、农村、景区、网络)、日行一善随手志愿、创文大家谈·社区面对面等活动,累计向市民群众发放1.5万份。

广泛参与,掀起“爱我中牟·护我家乡”文明新潮

8月9日,中牟县举办了“传统七夕践文明——推进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专题文艺演出活动。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登台亮相。歌曲《新风伴我行》、快板《移风易俗新风尚》、情景剧《彩礼风波》、坠子《相女婿》、小品《谈婚论“价”》等带着乡土味的节目深受群众喜爱。县域三农博主李二妞、中牟潘哥等中牟本土博主也纷纷加入活动中来,李二妞创作的移风易俗主题短视频,相关视频浏览量达1200万,点赞超过10万+。策划开展“移风易俗+基层治理”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问题集中专项整治,发挥五会组织和移风易俗“劝导队”作用,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到卫生整治、环境美化、乡村振兴等爱家护乡活动。青年路街道明山庙村“之凤说和团”文化传承促和谐工作法被作为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先进典型推广。大孟街道“‘四盯四看’促进‘四个提级’”、雁鸣湖镇“量化‘限高’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等先进经验被郑州市采纳为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并在全市进行推广。

围绕“四争”主题,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四争”代言人活动聚焦“谁来代言”建设多元化队伍。调动本地党校教师、思政课教师、机关干部等资源,吸纳先进典型、乡土文化人才、百姓名嘴、“五老人员”和广大年轻人加入代言人队伍,形成领导干部讲政策、文艺骨干传精神、基层百姓讲故事的爱家护乡队伍体系。代言人以短视频的方式从参加活动感受、代言人口号等方面宣传推介家乡的美食、风景和人文特色,展示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

深入挖掘县域内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文化资源。通过文学作品、情景剧、歌曲等方式,把新思想唱出来、演出来、展出来。开展“探秘箜篌之美,追溯非遗文化”写作活动,引导学生体悟家乡文化魅力,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情景剧《文明在哪里》运用“宣讲+文艺”的鲜活方式让文明之歌唱响全城;歌曲《谁不说我家乡好》用歌声传播文明精神,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县文联以文艺力量助力活动深入开展。省作协会员、县文联主席李少波创作的《中牟这座城》在河南思客等平台刊发;邀请县书法、美术、作家、影视、摄影等文艺家协会会员深入乡镇、村(社区)、学校等现场进行创作,并采取文艺汇演线上展的方式在中牟发布等媒体展出了6期。

丰富载体,擦亮“爱我中牟·护我家乡”文明底色

原创小品《网络的声音》在中国网、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广泛刊播,互动量10万+,营造了文明发声、理性发声的浓厚氛围。扎实开展“向‘网’的文明生活”活动,以网络文明公益视频展播、网络文明进校园、网络文明倡议签名、“好网民”故事征集等形式,引导全社会共同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事迹宣传,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网上延伸,实现网上网下文明建设有机融合。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将移风易俗融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大行动”,倡导“一会一年一事”,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中,大兴孝老爱亲之风。开展孝善文化节欢庆活动,青年路街道明山庙村举办“百叟宴”,同步表彰“好儿女、幸福家庭”,深化“九九重阳节百叟宴”品牌内涵;东风路街道郭庄村重阳节隆重举行孝老爱亲活动;万滩镇连续3年举办孝善文化节,“孝善万滩”品牌文化蔚然成风。城镇社区实施“邻里守望”品牌项目,加强邻里互助合作。

将“爱我中牟·护我家乡”文明实践活动与网格组织融合,发挥党建“一元带多元”作用,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社会组织+群众自组织+文明实践”的组织体系。乡村两级围绕“统、管、处、战”功能定位,开发上线了特色化、实用性的应用场景,在联系服务群众的同时,号召群众以实际行动爱护家乡。广惠街街道开发“惠生活·码上行”小程序,与线下40家“广惠小店”和“惠积分兑换站”联动,让群众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尽享便民惠民优质服务,郑州日报和学习强国平台进行了专题报道;青年e站、集事办、智慧大喇叭、智慧+经济、智慧姚家、乐享大孟等应用均已上线并发挥作用。

通过开展“爱我中牟·护我家乡”文明实践活动,市民群众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断提升,爱家护乡的意识显著增强。现在的中牟,城市环境更加整洁美观,交通秩序更加井然有序,公共服务更加优质高效,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 张朝晖

通讯员 王永飞 严建行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65259 2024-10-18 00:00:00 五 爱我中牟 护我家乡 探寻文明实践的创新密码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