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文体看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0
人文地理优势既在于中,也在于原
在“亳都”体验不一样的研学
省美术作品展览综合画种展开幕
豫剧《程婴救孤》唱响武汉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曹兵武天中讲坛解读:何以中原?有什么具体表现?
人文地理优势既在于中,也在于原

本报讯(记者 左丽慧)中原地区作为华夏文明诞生和发展的中心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关键地区,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核心地位。“中原”这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在这个形成过程中,又有什么具体的表现?10月22日,由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主办, 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郑州天中书院承办,郑州市嵩山文明研究基金会资助的大型公益文化讲座“天中讲坛·中华文明探源”系列讲座在郑州师范学院嵩山学堂学术报告厅举办。

本期讲座邀请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曹兵武,为广大听众作了《何以中原:谈华夏文明的摇篮及其地理与人文特点》报告。曹兵武主攻考古学、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理论与政策研究,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讲座中,曹兵武提出“中原”是一个地理与文化的双重概念,是认识华夏文明形成与演进的关键性地理枢纽。中原以今天的豫西嵩山周围的宜居山前台地、阶地和黄土塬等为中心,并随着地理环境与文化变迁而不断扩大到黄河中游的河谷盆地与冲积平原,其人文地理优势既在于中——位置适中,高低适中,也在于原——成片的适合早期农耕与相关文化发展的原野,因此长期是东亚大陆早期文化互动的中枢。中原地区除区位与环境优势之外,其从仰韶文化以来因为与早期锄耕农业的良好耦合关系而奠定的庞大人口基础、社会组织特点,与周邻文化的互动方式等,决定了其在中国早期国家文明形成中的枢纽型地位和作用,生存于此的族群成为华夏族群的主体,其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根。探索中国早期文明形成与特点的关键,在于以中原地区人与环境及其与周边文化互动关系的特征和过程为中心,揭示早期国家形成与华夏传统滚雪球般成长壮大机制的形成与演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66076 2024-10-23 00:00:00 三 人文地理优势既在于中,也在于原KeywordPh曹兵武天中讲坛解读:何以中原?有什么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