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进一步支持服务中小微企业,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环评审批效率、优化执法监管方式、完善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工作,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0项措施。 1 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支持企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绿色供应链,引导环保企业延伸拓展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促进生态环保产业、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低碳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2 推动治污设备更新 积极支持企业对各类生产设备、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等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鼓励企业自主自愿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3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促进企业集中治污、集聚发展。 4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支持企业提升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5 深化环评管理改革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施环评豁免、打捆审批、告知承诺审批等措施,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民营重大投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即报即受理即转评估。对不属于重大变动的项目,无需重新办理环评,直接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对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在企业自愿的原则下,探索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审批合一”。 6 优化总量指标管理 对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单项新增年排放量小于0.1吨,氨氮小于0.01吨的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免予提交总量指标来源说明,由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统筹总量指标替代来源,并纳入台账管理。上一年度大气、水环境质量达标的县(市、区),建设项目所需总量指标实施等量削减替代。 7 实施正面清单管理 严格落实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正面清单内的企业免除、减少现场执法检查等。 8 开展精准科学管控 进一步扩大我省绩效分级行业范围,科学合理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明确不同预警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严禁采取“一刀切”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应急管控措施。 9 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将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污染治理等项目纳入各级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一视同仁给予财政资金支持。进一步减少社会资本市场准入限制,清理在招投标等环节设置的不合理限制,破除民营企业参与竞标污染防治攻坚战重大治理工程项目的准入屏障。 10 做好企业对接服务 深化“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等活动,深入开展科技帮扶行动,多措并举为企业纾困解难。 记者 裴其娟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