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共享共赢,“候鸟用工”的价值 还可进一步释放
“救命按钮”岂能沦为摆设
对肢体接触明码标价? 私人影院非法律“私密之地”
把“死亡游戏”赶出校园 仅有提醒远远不够
超市卤菜标“阴阳日期” 别让标签玩坏预制菜诚信‌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共享共赢,“候鸟用工”的价值 还可进一步释放

□据《工人日报》

火锅料厂和冷饮厂,看似没啥关联的企业,因为一群“候鸟员工”被神奇地联系在了一起——据新华社报道,每年年初至立秋,是冰激凌的生产旺季,100多名工友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工厂灌装冰激凌;立秋至年底,是火锅料的生产旺季,他们就来到厦门投入火锅料的生产中。员工从北到南的迁移背后,是火锅料厂和冷饮厂共同制定的“候鸟用工”计划。

“候鸟用工”并非新鲜事物,而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共享员工”模式的一种实践探索。所谓“共享员工”,指的是企业之间的用工余缺调剂合作,原企业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将劳动者安排到缺工企业工作,不改变原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将部分赋闲员工暂时借调给其他员工紧缺的企业使用,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一种调剂和互助。

“共享员工”模式能够迅速发展、广泛应用,关键在于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对于企业而言,“共享员工”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节省用工成本。以“候鸟员工”为例,工作内容相似的企业互相合作,不仅可以降低各自的岗位培训和薪酬支出,还可以解决季节性的“用工荒”和“闲得慌”,实现稳产增效。对于员工而言,“共享”也会带来更多工作机会和更稳定的收入。

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用工模式,类似“候鸟用工”计划这样的“共享员工”实践并非食品行业独有,而是在零售业、物流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都有所应用,并且从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扩展。在信息技术、设计、会计等“无需坐班”的行业,甚至有自由职业者与多个企业或不同项目签订短期合约的“共享程序员”“共享设计师”“共享财务”等,因为自由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地点,这种方式日渐成为不少年轻人就业的热门选择。总体看,无论哪种“共享员工”,都对整个社会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稳定就业和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0年,人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的通知》,支持企业间开展“共享用工”,并就企业间权责划分、员工权益保障等问题予以明确。同时“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搭建共享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帮助有需求的企业精准、高效匹配人力资源”。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共享员工”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难点、堵点。比如,有的企业“假共享真甩锅”,借“共享员工”逐渐取代劳动合同用工,以减少社保缴纳等成本;发生劳动争议时,“共享员工”不清楚该向哪个单位主张权利、如何主张等。所以,有关部门还应及时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明确“共享员工”模式中的权责关系,建立健全相关劳动纠纷协商解决机制,确保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享有合理的报酬、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完善的保障措施,避免“共享员工”因为共享而权益受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68266 2024-11-05 00:00:00 二 共享共赢,“候鸟用工”的价值 还可进一步释放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