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3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据《工人日报》 公司职工结婚,工会将给予2000元的慰问金——据报道,安徽某企业工会制定的互助互济基金管理办法让不少职工心里暖暖的。一些职工表示,婚礼上工会主席代表公司送来慰问金,让他们既有“里子”更有“面子”。 据悉,该互助互济基金管理办法自2009年出台以来,已经历多次修订完善,涵盖了职工及其部分亲属生老病死、结婚上学、慰问退休等方方面面。该企业工会主席表示,随多少“份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职工因公司而骄傲,公司也提升了职工的凝聚力、幸福感”,尤其是公司与职工之间互相提供情绪价值是难能可贵的。 事实上,该企业设置的互助互济基金并不复杂——职工每人每月缴纳20元,其余大部分资金由公司支付,在界定关爱对象、范围、金额标准、组织实施等方面有明确的细则。 就是这样一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的基金,让职工感受到了“企业将情绪价值拉满”。 职场上的情绪价值,可以简单理解为劳动者能够被共情、理解、支持和关爱的一种诉求、体验和获得感,本质是工资待遇等之外的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包括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 近年来,劳动者对情绪价值是否被看到和满足、个体是否被尊重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愈发看重,也正因此,一些能够为职工提供情绪价值的企业总能赢得公众点赞。 时下,企业倾听职工的个性化表达、关注其精神诉求并提供情绪价值,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一者,当前,不少企业职工的主力军是90后、00后,他们正是更加注重精神关怀和情绪价值的群体。二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工的工作条件、薪资待遇等不断提高、改观,进而在精神层面有了更多需求和期待。三者,从塑造企业文化和职场环境的角度来看,让职工有更多归属感、存在感,为其提供情绪价值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遗憾的是,现实中,真正关切职工情绪价值并且能够在这方面有作为、有成效,被传为“佳话”的企业并不多。 人们羡慕“别人的公司”其实是一种呼声和向往:希望更多企业看见职工的喜怒哀乐、急难愁盼,以人为本、力所能及地作出一些努力和改变,懂得为职工减压,或为其提供精神动能,激发职工对工作和生活的更多热情。 进而言之,对企业来说,能够为职工提供情绪价值、能够与职工共情,也是一种生产力和生命力,这可以让职工真切感受到企业的温暖,让职工之间更团结更友爱,也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促进企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如何让“情绪价值”成为激发职工拼搏精神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密码?如何构建一种更和谐的劳动关系?如何实现企业与职工的互相成就、双向奔赴?值得更多企业思考和探索。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