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3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近日,一段用双语推介大米的视频在网络走红。视频中女主角彭勃——辽宁沈阳于洪区文旅局副局长用英语向大家推荐当地特产大米,视频发布以来,“赵叔”家的水稻已经卖出20多万斤。 直播时代,网络主播们成功带货并不鲜见,但官方走到田间地头帮乡亲卖出20万斤大米,确属难得。复盘这场成功的宣传,国际范儿与地道的乡音碰撞,所产生的反差感、亲切感让观众印象深刻。然而,视频评论区中也有人疑惑,这个双语视频究竟面向谁?从“整活”的角度讲,这个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双语”本身就是一种吸睛形式,未必非要作为实用意义的工具。官方文旅作为传播主体放下身段、躬身入“屯”,是最近的潮流,也为人们所乐见。是以,双语也好,屯里立着演讲台也罢,只要“赵叔”登场,就不难理解大家的会心一笑、心头一暖。说到底,流量经济时代,从走红变长红,则尤其需要创新、创意的助力。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