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以旧换新补贴被“薅羊毛” 何异于“两面三刀”
公考年龄逐步放宽 职场“35岁门槛”该拆了
日用品“缩水” 关乎民生需细化标准
男孩在超市摔倒后母亲砸店? 这样讨说法不可取
破解“检查贵”困局 不能只靠“灵魂砍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男孩在超市摔倒后母亲砸店? 这样讨说法不可取
视频截图 《新民晚报》图

热点 话题

仅凭一段几秒钟的视频并不能了解到全貌,在核查清楚事实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责任认定

近日,一条“男孩在超市摔倒后母亲砸店”的视频在网上热传。据《新京报》报道,视频中,一位女士在湖南省长沙市一家盒马门店内将很多商品扔在地上。疑似孩子母亲的抖音账号发视频称,其11岁的孩子此前在店内摔倒后头部受伤,没有店员帮助。对此,事发门店回应,孩子摔倒后,工作人员曾第一时间前去问询。律师称,此事件中,门店需承担的责任视具体情况而定。

孩子在超市内摔倒受伤,去医院检查诊断“多处损伤、脑震荡、右侧顶部头皮血肿”,母亲焦急、心疼的心情自然可以理解,然而,情绪理解并不等同于行为正当性。维权之事,理应以合法、正当手段进行,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向超市追究其应承担的责任。无论如何,都不能打砸超市内商品,这不仅涉嫌违法相关法律规定,还会给自己及家人带来不必要的纷扰。

对于孩子在超市摔倒后,工作人员是否及时进行相应处置,双方说法存在明显出入。孩子母亲表示,孩子摔倒后无人帮助;而涉事超市则表示,男孩摔倒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去问询是否需要联系家长或拨打120,孩子站起来说“没事”后自行离开。

要厘清这一争议并不难,从监控录像、员工询问记录到顾客反馈,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还原事实真相。超市应当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公开透明地展示证据,以消除公众疑虑,才可以更清晰地划分责任。

对于责任划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孩子摔倒具体原因,是否与超市地面湿滑或设计不合理相关;超市内是否设置指示牌,尽到安全提示义务;孩子摔倒后,工作人员是否尽到救助义务;孩子母亲是否进行有效监护等。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不少网友认为,在公共区域中确保孩子安全,首先应该是家长的责任。当然,这不是在为超市开脱,如果的确是因为超市地面湿滑等原因导致的摔倒,超市就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时的情形具体如何?仅凭一段几秒钟的视频并不能了解到全貌。这有待进一步调查,在核查清楚事实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责任认定。

孩子在超市内摔倒,也延伸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扶不扶”?其实,“扶不扶”不只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一个医学问题,并不是所有摔倒都适合立即扶起来,也并不是所有“不扶”都是冷漠、推卸责任。如果当事人摔倒情况严重,其他人贸然上前施救,反而可能会造成二次损伤。

说到底,这是一起偶发事故,孩子在超市内摔倒且伤势严重,我们应该给予同情,但责任认定结果也同样值得关注。无论如何,家长想以打砸超市内商品来讨说法,绝对是不可取的。

评论员 任思凝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69431 2024-11-12 00:00:00 二 男孩在超市摔倒后母亲砸店? 这样讨说法不可取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