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双十一”如约而至,不少网友开启“买买买”模式,但在享受网购促销带来的乐趣时,也要注意识别各种陷阱,不要被诈骗分子趁“节”打劫。 预售商品要注意 许多商家为了给“双十一”预热,会“预售”商品,以更优惠的价格吸引消费者。但诈骗分子却以此为契机,以“新品尝鲜”“预售0元购”为诱饵,在其中植入木马、钓鱼程序的短信或微信链接。 同时,诈骗分子也会利用各大电商平台派发红包进行促销活动预热的机会,以“预售”“红包”为诱饵发送木马链接诱骗消费者点击,趁机套取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提醒:针对此类诈骗手段,消费者要注意查看信息来源,注意防范银行卡账号、密码、动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以免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慎点红包领取链接,尤其是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到福利时,一定要立即关闭。 客服电话别轻信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购物信息,然后冒充购物网站客服,以货品丢失、产品质量问题或交易失败等理由,主动提出退款,诱导消费者私下添加“客服”好友,通过话术或钓鱼网站骗取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提醒:正规网购退款完全可以在交易平台通过原支付渠道进行返还,不需要跳转到其他平台操作,并且正规网络商家办理退货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当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时,不要盲目相信,一定要去官方平台或与卖家进行核实。 中奖免单不一定是幸运 诈骗分子利用“双十一”期间各种抽奖活动的机会,给消费者发送中奖短信,诱骗其登录钓鱼网站并要求其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密码,借此实施诈骗,或要求先缴纳“公证费”“手续费”实施诈骗。 提醒:“双十一”期间,各种抽奖类活动较多,消费者在购物时需要小心甄别,面对中奖信息,要找商家进行核实,联系官方客服进行求证,切勿轻易给陌生人汇款。 刷单返利得不到收益 “双十一”期间,诈骗分子通过邮寄小礼品、抽奖卡等快递引流,以提取商品、领取红包为由引导消费者扫码添加“客服”。“客服”将受害人拉进微信群后,诈骗分子会冒充商家,以提高店铺“双十一”销量、好评度、信誉度为由,要求其下载APP,完成刷单任务。 前期阶段,诈骗分子会以小额返利获取消费者信任,后期要求其充值较大金额领取进阶任务,但此时受害人却不能提现,最终步入诈骗陷阱。 提醒:网络刷单本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不要相信“高返利”“高佣金”,凡是要求提前缴纳保证金或定金的工作,都是诈骗。 以上是“双十一”期间高发的骗局,希望消费者在快乐购物时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不要放松自身警惕,捂好自己的“钱袋子”。记者 任思领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