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据媒体报道,“‘双11’假货特别多,要上车的抓紧”。这样的话语在职业打假人的圈子里流传甚广。他们利用消费者对假货的深恶痛绝,以及法律对假货的严厉打击,找到了自己的“商机”,不仅打假,还收徒、卖课,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某些“职业打假人”的收徒、卖课行为,已经偏离了打假的初衷。当“打假”变成了“赚钱”的工具,一切似乎就变了味。一些职业打假人通过收取学费,传授所谓的“打假技巧”,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徒弟”。这些“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四处寻找假货,试图通过打假来赚取赔偿,甚至将“打假”当作一种牟利的手段。“职业打假人”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当其行为超出法律和道德的边界时,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让打假回归其本质——维护消费者权益、打击不法商家,而不是成为一种灰色地带的狂欢。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