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3
打造亲商重商文化环境 弘扬负责任的企业家精神
欢迎赐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造亲商重商文化环境 弘扬负责任的企业家精神
□布雪琳
第二届“郑州企业家日”系列活动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记者 李新华 图

“亲商重商”文化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社会各界形成的一种尊重和支持企业家精神的文化氛围。打造良好的亲商重商文化环境,能够吸引更多投资,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能够提高政府服务效率,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亦能够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文明。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这一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突出特质的集合,重点体现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视野开阔、追求卓越等方面,同时在道德、社会价值等层面有着更高的追求。打造亲商重商文化环境,弘扬负责任的企业家精神,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路径,是促进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内在要求。

企业家精神是现代经管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2021年被第一批写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其基本内涵被概括为“爱国敬业、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原企业家独特的精神内核——义以生利,利而哺义,负责任的中原企业家精神不仅代表创新意识、冒险意识,更是一种品格、一种责任、一种修养。

挖掘悠久的商业历史文化 滋养亲商重商的文化根系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历史上儒、道、佛、墨、法等百家争鸣的核心区域,兼容并包的文化氛围孕育了悠久的商业文化根系。从商业文化的起源来看,河南正是华夏民族商业活动的发祥地。商丘名称便源于古代商朝,商民先祖在这里率先开始以物易物的贸易活动,“商人”一词便由此发源。为促进大宗货物和跨地域交换,商民首领相土驯服了马,王亥驯服了牛,后者因此被尊称为“华商始祖”。春秋时期,陶朱公范蠡从商以佐越王,经营有道,三致千金,后又三散家财以资贫民,最终功成身退,泛舟南阳,被后世尊称“商圣”。战国时期洛阳商人白圭提出众多极富智慧的商业主张,至今仍被奉为圭臬,如“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强调时机的重要性;“欲长钱,取下谷,长石斗,取上种”,告诫商人不可急功近利。濮阳的吕不韦、巩义的康百万家族……众多以商业才能闻名的历史人物均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传奇故事,深刻形塑了中华商业文明。

从商业文化的传承来看,河南商业精神和文化传统在当代得到了良好的延续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商业人才,他们秉承先辈们的经营智慧和开拓精神,不断创新发展,为河南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作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南是中国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重要一环。河南涌现的众多知名本土企业,如双汇、三全食品、宇通客车、安图生物、胖东来等,扎根于故土,多年来踏实打磨产品、锐意改革创新、诚信守法经营,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收获了广泛的口碑与信赖。从朴实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肩负历史使命与企业重担的成功豫商无不呈现出谦逊务实、厚重坚忍、诚信热忱的精神面貌。企业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创新的重要推动者。他们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勇于、善于、乐于承担社会责任,也正在形成一张张靓丽的豫企名片。

打造亲商重商的文化环境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建设,需克服制度惰性,绝非一日之功,一隅之力。一是要古为今用,加强对与商业活动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发掘、记录、保护与传承,提高公众对河南商业历史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增强中原民众的文化自信。鼓励支持河南商业历史文化的相关研究,加强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编纂,建立多方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共享文化成果。二是要商旅融合,继续打造河南文旅品牌,结合商业历史故事举办各类文化庆典活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加强地区间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河南丰富的商业历史文化,提升地区影响力和人才吸引力。三是要寓商于教,注重商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在学校教育中增加河南商业历史相关内容,编写教材和读物,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家乡的商业文化,开展更多商业研学活动与启蒙教育,提供更多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与时俱进不断滋养亲商重商的中原历史文化根系,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中结出现代商业文明的繁花硕果。

弘扬负责任的企业家精神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弘扬负责任的企业家精神,要在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公共道德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冒险精神和发展意识。企业的本质就是要不断创新、持续发展,引领潮流同时创造价值。

企业家精神就是要向新而生,向高而攀,向强而进,向远而行。向新而生,意味着推陈出新,自我迭代;向高而攀,意味着持续精进,对标优秀;向强而进,意味着发展升级,做大做强;向远而行,意味着长期导向,坚持不懈。

企业家精神还意味着更低的时间偏好和适当地延迟满足,愿意推迟即时满足以换取更大的长期回报。在企业建设初期,企业家投入资源时间建立可能需要几年才能看到显著回报的企业;在品牌壮大阶段,企业家需抵抗诱惑,分配大量资源于技术开发、品牌建设、国际化等长期发展战略;在品牌提质阶段,企业家需要培养前瞻性视野和国际格局,精耕细作,以工匠精神将80%的精力投入实现20%的产品差异,成为行业领跑者。

弘扬负责任的企业家精神,更要关注企业家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无论是历史长河中的商业巨擘,还是当代奋斗的商业精英,豫商始终呈现出“达则兼济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优秀企业家探索了独特多样的中国式商业策略和管理风格。除了经典的“义利并存”理念,学者还提炼了综合道家思想的水型管理、无为而治、混沌管理等模式,强调将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保持组织的柔性、韧性与组织成员之间高度的信任关系。“慎独”思想,“忠义”思想,不仅约束企业各个层级代理人要克己律己,提升代理人的“管家意识”,更引导企业家的互惠合作和长期主义。儒家文化推崇“仁爱”思想,其题中之义是“恕”,即宽以待人、换位思考,讲的是长存“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的同理心,“君子和而不同“的宽容心,和“君子富,好行其德”的慈悲心。一流企业,必以诚信立身,以创造价值为使命,更应有博施济众的奉献精神。

打造亲商重商的文化环境,弘扬负责任的企业家精神,还要继续修炼“硬功夫”和“软实力”。在硬功夫方面,要继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政商交往的规则意识和边界意识,真正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资源共享机制,畅通信息渠道、优化市场要素配置,提供金融支持、法律服务等各类必须资源,破除如复杂税制、知识壁垒、信用体系不完善、监管过度或不足导致的各类隐形门槛,推动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要继续完善营商环境,强化各类企业的权益保护。围绕我省的“1+3+N”营商环境改革政策体系,应继续加强政务服务的针对性、便捷性、有效性,智慧性。在软实力方面,通过肥沃尊商、重商、亲商的城市文化土壤,加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全方面地呈现企业家的奋斗历程甚至失败经验,引导青年人正确认识企业家之于社会发展的贡献,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强化青年人的创新意识、冒险意识、契约意识。加强校企合作交流与职业培训,通过各类专题讲座、培训、研讨会、产学研一体化项目等多种方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战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令商业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传承有道。

(作者系郑州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70674 2024-11-19 00:00:00 二 打造亲商重商文化环境 弘扬负责任的企业家精神KeywordPh□布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