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聚焦2024中国网络文学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技术赋能与跨界融合的未来展望
A08~09
2024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郑州举办
中国网络文学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我看好和期待郑州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
河南文化底蕴是创作的宝贵资源
网络作家要真正扎根在生活的深处
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助推文学发展
创作既要有天分还要有恒心
平台如何培养文学新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
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助推文学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体量大、影响力大、发展空间大,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我们不妨抓住5条成长线来讨论。

一是消费市场倒逼类型化创作破圈、出圈。过去屡试不爽的“打怪升级换地图”“扮猪吃虎玛丽苏”式的类型化写法已经失灵。这几年为读者喜爱的作品,无不是打破老套路、创造新文本的破圈之作。运用新手法,让作品别出新意,是我们现在不得不追求的一个创作路数。

二是网络文创产业链环拉长,IP转化提速。近年来,网络文学线上产业增长缓慢,而线下有网文IP的市场产业已经超过3000亿。要盯住市场需求,不仅要把产业链拉长,还要将每一个孵化链环拓宽。

三是“文学少年”挺进网络文坛。当下网络文学作家阵营已经呈现出70后、80后、90后、00后“四代同屏”且迭代加速的格局,而90后、Z世代,特别是00后作家正逐渐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为网络文学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四是网文出海从小溪引流走向蓝海扬帆。今天,互联网平台“造船出海”,内容企业“借船出海”,创作者“搭船出海”,网文出海已纳入文化传播、文明交流互鉴的国家大战略。

五是人工智能或将成为搅动网络文坛的一条“技术鲇鱼”。迄今为止,人工智能创作还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同时也应看到数字化的转型、信息化的赋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人工智能文学与网络文学合二为一,或将是文学发展的一个方向,人工智能被用于文学创作,应积极地拥抱它,而不是漠视它,更不能排斥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72713 2024-11-29 00:00:00 五 积极拥抱人工智能 助推文学发展KeywordPh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