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6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件依法惩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设备犯罪典型案例,其中5名被告人因制作并贩卖偷拍他人性行为的视频,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至1年6个月不等,并处罚金30万元至1万元不等。 近年来,偷拍盗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公众对此深恶痛绝。在巨大利益诱惑下,不法分子已经无所顾忌,公民权益面临巨大损害和威胁。最高法公布典型案例,是对公众加大对相关犯罪打击力度呼声的积极回应,展现了司法机关深入推进偷拍盗摄黑灰产业治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同时,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也有助于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实现更好地打击犯罪效果。偷拍盗摄治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参与,多种手段综合发力。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之所以备受关注,原因也正在于此。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