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月21日,《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2024)》新闻发布会暨面向“十五五”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研讨会在郑州师范学院举行。该蓝皮书聚焦“畅通国内大循环与特大型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对全国21个超大特大型城市,尤其是9个国家中心城市,在2023年超预期因素冲击下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进行全面深入解析。 连续7年发布 《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 明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此次活动由郑州师范学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国家中心城市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主办,旨在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探讨高质量发展路径,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迈上新台阶。 据悉,从2018年至今,《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已发布7部,《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2024)》由以郑州师范学院为核心的皮书创研团队编写,9个国家中心城市3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近50位专家学者参与,得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作为皮书矩阵的重要成员,连续出版多年,极大丰富了皮书系列在该研究领域的成果,彰显了其在资政建言方面的独特价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城市和绿色发展分社副社长王玉霞说。 深度分析超大特大型城市发展问题 超大特大型城市在推动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方面,发挥着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2024)》聚焦超大特大型城市发展问题,分为总报告、评价篇、城市篇、案例篇、探索篇等5个部分,突出“畅通循环”和“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对过去一年21个超大特大型城市的经济指标进行了深度分析。同时,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推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在研讨会环节,河南省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河南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郑州大学副校长王海杰,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2024)》执行主编喻新安,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一级巡视员皇甫小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荣增,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学研究所原所长、河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闫德民等专家和郑州师范学院段小力教授分别从城市发展趋势、新质生产力、数智化转型、未来产业优势、中小企业国际化等角度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话题作主旨报告。 持续关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质进位 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的“塔尖”,具有区位枢纽性、服务综合性、发展引擎性、创新引领性等功能特征,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承担着引领带动、主体支撑以及示范探索的使命责任。 近年来,郑州在以“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为重点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蹄疾步稳,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蓝皮书《城市篇》部分在梳理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的基础上,剖析了新发展格局下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进而提出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水平建设的对策建议。 蓝皮书提出,郑州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程中,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创新引擎动能强劲、产业支撑更加坚实、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绿色发展加快推动、人民福祉不断增进。在新发展格局下,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问题。譬如,在首位度、创新能力、国际化水平、城市承载力等指标上,有较大成长空间。面向未来,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矢志不渝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提升国际化水平、持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确保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质进位。 记者 张竞昳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