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聚焦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2/2024-12/25/A05/20241225A05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5
2025 郑州怎么干?接续发力开新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上千家 与全球前20货运枢纽机场通航
2025 郑州怎么干?接续发力开新局
桃花峪黄河大桥

昨日,中国共产党郑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具体怎么干?用十大关键词拆解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创新举措,解读郑州勇挑大梁、接续发力的工作密码。

关键词一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总抓手,大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形成以“中华经典、世界品牌、时代时尚”为鲜明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将进一步全力打好消费促进“组合拳”,持续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覆盖面;扩大优质消费载体,加快打造一批“创意、艺术、时尚、科技、生活”等要素深度融合的特色街区、消费地标和夜经济聚集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品牌经济、赛事经济、研学经济,大力扶持直播电商和跨境电商,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关键词二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进一步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奋力打造创新型城市。将加快中原科技城“三合一”融合发展,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科学中心;围绕全省“7+28+N”产业链群和郑州市20条重点产业链布局,打造科教产一体化创新集聚区,将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入库国家科技型企业7000家以上;积极引育一流创新人才,力争全年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50个,支持优秀青年人才项目60个以上;强化政府主导的科技创新组织服务,畅通“科技一产业一金融”循环,加速金融要素向创新集聚,更好赋能新质生产力成型成势。

关键词三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20条重点产业链,做强龙头、做长链条、做优集群,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积极布局氢能储能、量子科技、数字孪生、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新赛道,积极推进创建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发挥5.5G覆盖优势,为低空经济发展和智能服务提供坚实技术保障,进一步推动郑州数据交易中心尽快建成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同时,加快构建“政府+企业+专业机构”招商新模式,做大做强基金招商。

关键词四 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优势

坚持以制度型开放引领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巩固提升开放通道优势,加快打造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将巩固发展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建设成果,推进郑州—吉隆坡“双枢纽”建设,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不断扩大郑州跨境电商影响力,高水平建设RCEP示范区,放大“2+2+9”开放口岸体系优势,构建全流程、全业态、全天候、快速化大通关服务模式,不断培育外贸新的增长点,持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关键词五 培育壮大枢纽经济

围绕“功能强大、辐射广泛、多式联运、外联内畅的国际化、现代化、综合性交通枢纽”的目标,统筹推进实施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动国际邮件枢纽口岸建设,积极引进基地货运航空公司,实现与全球前20货运枢纽机场通航全覆盖,加快推动贾鲁河郑州港(中心港区)落地实施,进一步强化郑州铁路枢纽集疏能力;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临空、临港和通道经济,壮大枢纽偏好型产业,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关键词六 城市鲜明标识和品牌形象

坚持保护优先、创意引领、科技赋能、项目支撑、跨界融合,推进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围绕擦亮“文化郑、年轻郑、国际郑、科技郑、环境郑”形象,办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重大文化活动;持续提升“少林功夫、天下黄河、黄帝故里、漫步商都、幻乐之城”等IP,做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效应;高效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建好“一站式”入境服务通道,提升入境游服务水平和吸引力;大力实施文艺文化精品打造工程,大力繁荣演艺经济、集聚青春人气,加快构建微短剧全产业链,打造中国微短剧之都。

关键词七 郑州都市圈

加快构建核心引领、城乡协同、圈层一体的特大城市发展格局。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有序推进城市体检,实现主城区高标准地下管网全覆盖;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强化县城要素资源集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县域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数实融合重塑传统产业优势;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农旅一体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植物工厂等高附加值特色产业;强化圈层一体联动发展,高标准编制实施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市域一体化规划,加快中牟新区建设,建立郑州都市圈推进机制,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八 全面深化改革

抓细抓实各项改革举措,形成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改革成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市场主体、普通市民网上(不见面)服务事项超过60%,探索打造“无感申办”服务;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建设,更有针对性地做好“万人助万企”活动;统筹做好各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提升开发区运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关键词九 统筹发展和安全

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切实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三管三必须”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同时将持续夯实平安稳定基础,以智能体城市建设为载体,加快“大综合一体化”城市智能中枢建设,推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深化拓展,由管理智能向自主智能迭代进化,持续提升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关键词十 保障和改善民生

继续兜牢兜准民生底线,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发挥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作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提高到95%以上,不断增强城市活力和生命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住房需求和对更高品质的期望;推进美丽郑州建设,确保黄河干流断面和南水北调总干渠(郑州段)稳定保持Ⅱ类水质,并完成营造林1.08万亩,新建绿地160万平方米,进一步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着力建设“山映城、水润城、绿荫城、景融城”的公园城市。

明年是“十五五”谋划之年,我市将立足当前和谋划长远相贯通,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为未来5年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指导,绘就美好蓝图。

记者 孙亚文 陶然/文 李新华/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76679 2024-12-25 00:00:00 三 2025 郑州怎么干?接续发力开新局KeywordPh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上千家 与全球前20货运枢纽机场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