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看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1
60个关键词让世界读懂河南
虚假摆拍视频为何屡禁不止?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虚假摆拍视频为何屡禁不止?

“家境贫寒的弟弟辍学卖苹果供哥哥上大学”“被亲生父母抛弃的农村女孩跟着养母艰难生活”“外地女摊主摆摊被本地人欺负无法做生意”……你是否刷到过类似视频,并为之心酸、难过、气愤?然而,这些都是有“演员”、有“剧本”的虚假摆拍视频。记者调查发现,网络平台上,虚假摆拍视频屡见不鲜,频频引发争议。一些“自媒体”账号通过制造假事件、捏造假人设来博眼球、收割流量;造假视频的背后,往往有分工明确的运作团队。

假事件、假故事、假人设

“直播骚扰女游客”“抱患病孩子送外卖”……近期,多起虚假摆拍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相关案件已被公安机关查处。

记者调查发现,有些摆拍视频刻意制造家庭和社会矛盾,通过假冲突、假事件吸引流量。

最近,一名千万粉丝网红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处罚。经查,该网红雇用女子充当“被骚扰的女游客”,在直播现场假装偶遇,摆拍虚假、低俗视频。此前,“收费站旁,两男子将一男子绑架上车”“一女子野外直播遭两名男子控制剃光头发后下落不明”等传播较为广泛的视频,也均被证实为相关人员自导自演,虚假摆拍。

有些摆拍视频通过捏造假人设、编造假故事“卖惨”,博取关注。

12月初,公安部网安局通报一起“假扮骑手卖惨牟利”典型案件,网民“小松”假扮成独自带娃的外卖骑手和女儿一起送外卖。“最后一单结束了,我俩今天一共跑了43单……不小心给孩子脸还磕到了,还疼不疼了姑娘告诉爸爸。”

这条摆拍视频点赞量40多万,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达关心。但实际上,“小松”并非外卖骑手,也不是单亲爸爸。凭借百余条虚假摆拍视频,“小松”积累了40多万粉丝。

冒充外卖骑手摆拍视频并非个例。记者从美团获知,自去年以来,美团已通过诉讼、向公安机关报案等方式处置数十起虚假摆拍案件。

还有的摆拍视频虚构悲惨身世和故事。今年3月宣判的“凉山孟阳”“凉山阿泽”案件中,相关人员通过打造“贫苦大山女孩”虚假人设,编造辍学在家照顾弟妹等故事,摆拍“卖惨”视频。

截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已办理网络谣言类案件2.7万余起,依法查处造谣传谣网民3.1万余人,依法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9.9万余个。

造假多有团队运作

虚假摆拍视频屡禁不止,背后有利益驱动的因素。

记者注意到,已查处的相关案件中,很多博主采用的正是“摆拍炒作—吸引眼球—圈粉涨粉—直播带货”这一套路。“凉山孟阳”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虚假摆拍视频吸粉,粉丝量突破10万后开始直播带货,非法牟利超1000万元。“小松”等人也是在积累一定粉丝量后,通过直播带货取得收益。

那么,虚假摆拍视频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广西钦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支队长林举龙告诉记者,结合各地查处的案件发现,虚假摆拍视频背后大多是团队化运作,打造人设、编造剧本、拍摄制作等分工明确。

打造什么假人设,往往由流量决定。广西今年9月份查处的假扮外卖员吸粉引流案件中,当事人王某某“眼红”外卖骑手人设流量高,便假扮骑手拍摄短视频,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摆拍发布了71个虚假视频,播放量超1000万次。

“一些博主背后的团队或机构会帮助其打造人设,很多是‘卖惨’、博同情,什么人设火,就立什么人设。”林举龙说。

各类“抓马”剧本,可以购买或者按需定制。记者在网购平台发现,不少店铺售卖情感、励志、农村等类别的视频剧本,最便宜的1万个剧本打包出售6.6元。有的店铺还可以根据需求代写、定制,宣称“对标指定账号”。

加强全链条打击

“虚假摆拍视频屡屡发生,已成网络公害。”钦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一大队大队长李远卿说,虚假摆拍视频部分还涉嫌造谣传谣,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秩序和社会秩序。

今年以来,公安部继续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对“自媒体”运营人员摆拍造谣等利用网络谣言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进行整治。今年4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自导自演式造假是整治重点之一。

根据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据新华社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76708 2024-12-25 00:00:00 三 虚假摆拍视频为何屡禁不止?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