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过2024,即将迎来2025。 今天是12月25日,2024年渐近尾声。再过6天,我们就要和2024年说再见了! 回首2024,我们经历了很多磨砺,也收获了很多温暖。 这一年,生活、工作、事业都在不停考验我们,但也从未抛弃我们,给我们希望、惊喜和光亮。 对生活真正的爱,是在未知中坚定地相信: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所以,我们一直走,始终不曾放弃面对未知的勇气与追寻美好的初心,在时间浪涛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笃定。 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24年发生在郑州高新区这片热土上的一点一滴,值得我们铭记,有哪些人、哪些事让你记忆犹新?今日,《郑州晚报·高新时报》推出2024年终特别报道,为你盘点高新区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让我们一起聚焦热点,追“光”而行,逐梦向前! 2025年,愿你有爱,愿你被爱,愿你所愿皆如愿…… 2024年度大盘点 高新区这一年 十件 大事 1 强网论道 第八届“强网杯”强网论坛在高新区举办 32支战队“逐鹿中原” 强网论道,剑指巅峰。12月5日,第八届“强网杯”强网论坛在郑州高新区开幕。论坛以“新时代、新空间、新突破”为主题,百余位院士专家、业界大咖齐聚一堂,共话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新方向。 天健湖畔风正劲,强网比赛再出发。本届赛事启动以来,来自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单位、重要行业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力量的1.3万多名选手、3000多支战队在线上赛中展开激烈角逐,最终32支队伍脱颖而出。在本次线下赛的竞速解题、现实破解、1对1对决等挑战环节展开强强对决,争夺最终的王者宝座。经过持续两天的精彩比拼,来自北京长亭科技的0x300R战队摘得桂冠,secutopian战队和DAS战队分别荣获亚军与季军。线下赛期间,“强网杯”收获了百万观众的在线关注,以网络安全赛事推动全民安全意识提升,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据了解,2018年以来,活动已经成功举办8届,并于2020年永久落地郑州高新区。赛事水平、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对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活动也成为推动行业技术交流、创新技术实践、培养网络安全实战人才的重要平台。 十件 大事 2 资本力量 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解题智能制造如何链接耐心资本 聚焦耐心资本,资本力量再次迎来年度盛会。11月28日下午,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在郑州高新区举行,活动主题为“引耐心资本,激发智能制造产业新动能”,来自河南省、郑州市和郑州高新区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与国内金融专家、行业大咖、企业代表会聚一堂,共谋新发展格局下智能制造新机遇。 活动由郑州高新区管委会、郑州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郑州天健湖经济研究所、郑州高新区挂牌公司服务协会等单位承办。“引导耐心资本流向智能制造产业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程明表示,本次活动将为制造业企业与金融投资机构提供难得的对接交流平台,汇聚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加快探索智能制造领域产融合作的新模式,促进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当日下午的路演环节,来自河南省内的6个智能制造项目登台路演。6个项目分别来自新材料、机械制造、3D打印、芯片制造等领域。国泰创投、同创伟业、光大金控、东方汇富、航天科工等多家投资机构参与路演。 十件 大事 3 智能时代 2024传感器大会求质求变 汇“新”成势 以传感之名赴一年一度之约,从郑州出发,与世界对话。如意湖畔,“大咖”云集;触感世界,“郑”聚未来。12月1日,2024传感器大会在河南郑州盛大开幕。 2024传感器大会以“感知世界 智创未来”为主题,以“立足中原、辐射中国、引领国际”为理念,以“强产业、强合作、强品牌”为目标,以“国际化、智慧化、专业化”为特色,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为定位,以“优秩序、优环境、优服务”为宗旨,集聚全球传感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院士专家、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科研技术负责人等,围绕传感器领域的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和热点问题发表演讲,展开高端对话。 本次大会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中国IC独角兽联盟、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河南省智能传感器行业协会、河南省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河南省物联网行业协会、河南省仪器仪表学会、河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共同承办。 7年前的11月12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智能传感器创新联盟、郑州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发起的2018首届传感器大会在郑州开幕,正式开启了迄今为止永久落户河南的唯一世界级高科技行业盛会。 如今,行至第六届的传感器大会越办越好,以“会”聚力、以“会”活城,用会展经济的“溢出效应”带动产业培育、环境优化、城市发展,全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倍增效应,书写着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郑州篇章。 十件 大事 4 合作共建 高新区科学城正式揭开面纱 11月28日下午,在资本力量“1+6”系列活动上,高新区科学城揭开神秘面纱,将打造宜居、宜创、宜业的智慧新城。据了解,为持续发挥高新区在全市经济主引擎地位,实现千亿级世界高科技园区目标,并满足高新区存量企业扩大再生产需求,郑州高新区高标准谋划了高新区科学城。 “依托高新区整体完善的产业体系、69000余家企业主体,27家国家级创新平台、55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所知名高校等资源,是起步区发展的底气。” 郑州高新区科学城管委会(筹)副组长方鼎表示。 从产业资源来看,在科学城区域内,高新区利用现有资源打造了3个优势产业园区,分别为河南郡北科技园园区、河南高新医药产业园项目和马吉尔产业园园区。 方鼎表示,未来,合作共建起步区将重点打造一核两翼。“一核”即以高新区为母体;“两翼”则是以郑云高速为轴线,以东打造智能产业集聚区、以西打造科研融合发展区和创新研发片区。 “我们有坚定的信心,用10年至20年的时间,通过项目带动产业,高校科研院所带动创新,将起步区打造为高端产业集群、科研氛围浓厚、生态环境良好、教育资源丰富,宜居、宜创、宜业的智慧新城。”方鼎说。 十件 大事 5 高新时间 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站上新高点,郑州打造“钻石之城” 发布《培育钻石产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等行业报告,现场签约项目30个……11月8日, 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开幕式及主旨报告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会以“汇聚产业链优势 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致力于打造全球金刚石技术前沿、产业趋势和应用成果的交流展示平台,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等环节深化合作。 郑州是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人才聚集区、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拥有完整的培育钻石产业链,现有超硬材料链上企业122家,产业规模近200亿元,培育了郑州三磨所、中南杰特、华晶、四方达等众多龙头企业。2023年培育钻石产量占全国1/3以上,出口货值超21亿元,居全国第一。 本届金刚石产业大会面向产业和市场,举办“一会、一展、一节、两赛”。“一会”,即一场金刚石产业大会和金刚石与珠宝市场、金刚石与生命科学、金刚石加工轻量化结构、金刚石与信息科学、金刚石加工半导体材料等6个专业性分会场;“一展”,即培育钻石展;“一节”,即培育钻石电商节;“两赛”即国际培育钻石设计大赛和郑州市培育钻石技能大赛。 据悉,本届大会由郑州市人民政府、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员会主办,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郑州市总工会、河南省超硬材料协会、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国机金刚石(河南)有限公司承办。 十件 大事 6 双向奔赴 全省首场“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 暨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举行 11月22日,初冬的天健湖畔波光粼粼,与室内正在举行的郑州高新区“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暨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丰富的场景交相辉映,激发着参会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极大热情。 本次大会是郑州创新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高新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同创新平台上线发布,高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十条政策正式发布,高新区与高校深度产学研合作签约和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高新区、高校和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亮出各自所需,期待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双向”奔赴。 联动“百园百校万企”,赋能科产融合发展。2024年郑州高新区“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暨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成果转化助力发展”为主题,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为指导单位,由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共同主办。本次大会旨在进一步拓展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政产学研金用”协同创新发展。 为进一步加强高新区与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校企之间的紧密合作,充分发挥三所大学丰富的科教和人才资源,有效促进高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会议现场,四方签订了《深化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十件 大事 7 聚智向新 打造“东数西算”非枢纽节点城市样板 高新区胜“算”在握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经济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算力作为数字时代的核心驱动力,引领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模式的深刻变革。9月28日,以“聚智向新 算领未来”为主题,2024中国算力大会在郑州举行,这既是加强算力产业交流合作的舞台,也是郑州高新区算力产业集中展示的平台。 在大会“算力筑基,赋能千行百业”主论坛活动中,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程明从政策背景、构架与功能、创新与成效3个方面,向全国推介郑庆哈城市算力网项目。 算力网是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抢抓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机遇,郑州市与甘肃庆阳、新疆哈密合作,探索建设全国首个集约型、系统性、跨区域算力网络“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旨在构建“省辖市内1毫秒、郑州—庆阳5毫秒、郑州—哈密20毫秒”的三级算力时延圈,打造“东数西算”非枢纽节点城市样板。 项目构建“4+4”的总体框架,以“算力调度、新型网络、算网经营管理、仿真推演与决策”4套系统为核心打造全域算力网运行环境,以“安全体系、标准体系、运维体系、运营体系”四大体系为底座为运营提供支撑。 十件 大事 8 鸣锣开赛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鸣锣开赛 因创而聚,向新同行。9月22日,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暨第十六届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平顶山市圆满落幕,总决赛汇聚了全省50家科技创新企业精英,共绘创业蓝图,共筑创新梦想。 当日,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暨第十六届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典礼举行。颁奖典礼上,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尼龙新材料产业分中心揭牌,尧山实验室和省科学院平顶山产业技术研究院分别发布了科技成果项目,同时还达成了一批合作意向,签约了一批重大项目。此次大赛紧扣“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主题,聚集全省创新创业方面的知名专家、骨干企业、优秀创客,评选出了最具创新特色的企业和项目,佳绩频出、硕果累累,对平顶山打造一流“双创”生态、建设创新活力之城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据了解,本届大赛由省科技厅、平顶山市政府主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共青团河南省委、省总工会、省工商联等单位联办,郑州高新区管委会、河南省大学科技园、郑州高新区大学科技园、郑州高新区创业中心等单位承办。大赛历时近4个月,分为网络初赛、地市复赛、省半决赛、省总决赛4个环节,设立15个分赛区,总奖金2000余万元,并配套有创业融资、职称评审加分等多项支持政策,吸引全省2194家企业报名参赛。 河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是一场关于梦想与创新的盛宴,是一个见证无数创业者披荆斩棘、勇攀高峰的舞台。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来自全省的50家优秀科创企业充分展示其智慧与梦想,一、二、三等奖在总决赛中脱颖而出。群青(洛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卓越的创新力与不凡的实力分别摘得成长组与初创组的桂冠,成为本次总决赛最闪耀的“双子星”。 十件 大事 9 胜算在握 郑庆哈算力网实验场城市算力网推进会举行 4月28日,郑庆哈算力网实验场城市算力网推进会在郑州高新区举行,来自全国有关领域的院士专家、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算力组网新路径新模式,分享交流跨域构建算力网经验做法,切实推动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落地运行,支持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建设。 本次活动,由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郑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承办,能源算力融合(哈密)研究院、河南省城市算力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商周(河南)算力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城市算力网联合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协办。 郑州高新智算中心点亮,商周(河南)算力技术有限公司揭牌,郑州、哈密就协同推进城市算力网实验场建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郑庆哈城市算力网首批生态合作伙伴授牌,郑高新全域算力网项目一期建设成果展示,高新区支持算力产业发展十条政策发布,“两院”院士及行业大咖、企业领军人物进行主旨演讲……大会成果丰富,亮点纷呈,全方位展示了郑州市城市算力网建设一年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十件 大事 10 创新创业 全省开发区“年度大考” 郑州高新区位居“第一方阵” 7月22日,我省印发《关于2023年度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结果的通报》,对2023年度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结果居前列的开发区进行了通报。其中,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30家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考核评价中,位居第一档“营业收入超400亿元(含400亿元)或国家级开发区”第二名,评定为四星级。 开发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88年启动筹建的河南省第一个开发区,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2016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截至2023年末,全区管辖面积99平方公里,已建成67.5平方公里,基本实现全域城市化;常住人口近80万;拥有各类经营主体9.2万余家,其中企业6.8万家,企业密度居全市首位,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2008家,占全省15.5%;累计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占全省11%;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39家,占全省11.3%。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文/图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