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愿除旧妄生新意,端与新年日日新。元旦佳节即将到来,记者从郑州市文物局获悉,节日期间我市众多文博场馆为市民准备了延时开放、重磅展览、公益讲座、考古体验、免费讲解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博活动,陪伴市民游客在互动体验、文化滋养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迎新年,“仪式感”必不可少 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登上二七塔,从2024年最后一秒进入全新的2025年,这种“仪式感”满满的迎新方式,越来越成为年轻一代的选择。 记者从郑州二七纪念馆获悉,2024年12月31日二七塔将延时开放至次日2025年1月1日凌晨0点30分闭馆,其间观众可自由参观。为营造新年节日气氛,二七塔塔顶钟亭将在2025年元旦与春节的0点响起迎接新年的钟声。悠扬古朴的《东方红》乐曲与12声长钟鸣响,将为城市与群众送上新年的祝福。古琴演奏、非遗展示、跨年倒计时等活动,将为现场观众带来难忘的迎新体验。 作为迎接新年的“保留节目”,12月31日晚,郑州文庙也将邀请全市各界优秀代表在新旧交替之际撞响大成钟,迎接乙巳年的到来。市民朋友在这里携手敲响新年第一钟,必将浓浓的祝福传至中原每一个角落,开启新一年的祥瑞安康。 为增添节日的祝福,郑州纪信庙元旦期间免费为观众提供祈福带,游客可以为自己和家人写下新春祝福,表达新年的美好愿望。 看展览,新年“充电”不能忘 元旦期间,郑州多家博物馆重磅展览精彩纷呈。其中,郑州博物馆“向大师致敬: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美术品展”“笔墨风流——河南博物院藏明清书画精品展”“锦绣·集祥——河南博物院藏织绣纹饰艺术展”“天工石影——馆藏石刻拓片艺术展”同时开放。“向大师致敬展”带观众从不同角度解读、重塑鲁迅;“笔墨风流”展展出沈周、吴昌硕、董其昌等多位书画名家的作品;“锦绣·集祥”展遴选河南博物院院藏富有特色的织绣类藏品166件套,从特有的装饰图像题材角度解读中国的传统人生理想、心灵寄托和审美意趣;“天工石影”则以历史时代为序,精选郑州地区原碑年代上迄汉代,下至明清的珍贵石刻拓片百余种,带观众深切感受中国古代石刻之繁茂、书法之高妙、镌刻之精湛以及内容之广博。 12月26日,“商亳陶花始盛开”展览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如期开幕。该展览讲述陶瓷器丰富色彩背后的文化内涵,令观众感受陶瓷五色之美。同时结合与文物相融合的插花作品,讲述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展览中实现花与文物的联结,让繁花于博物馆中盛开,令观众感受新年新“器”象。此外,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还将推出“商都制陶,与‘泥’相约”等丰富多彩的研学社教活动。游客还能观看插花大师现场创作。沉浸观展、亲手制陶、体验插花,与您新年有约。 元旦期间,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迎新展览“丝路融合之美——西域来通大唐杯”精选希腊、波斯、土耳其、意大利、罗马、阿富汗等国外来通及唐代杯子近百件,包括金、银、铜、陶、瓷、玻璃等多种材质;兽形、靴形、角形、鱼鸟形等造型各异,为观众展现精美绝伦的来通和中西融合、大气磅礴的唐代杯子,多件展品是国内首次亮相,为元旦佳节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重体验,博物馆里真好玩 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课堂的重要场所,丰富的社教活动是吸引公众走进博物馆的重要源泉。 记者从郑州博物馆获悉,元旦当天,该馆将推出“博古通今 ‘元’来如此”活动,向公众普及传统节日文化,增进对元旦的认识,同时结合展厅探索、互动体验等项目,让观众寄托新年的美好祝福。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社教区在元旦期间将举办“趣味投壶·玩转元旦”活动;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将在元旦当天举办纸上添花、绘制彩陶、非遗花灯、考古体验等多项社教活动;郑州博物馆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分馆元旦当天则推出冶铁制造、农耕出行等体感互动项目,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带观众沉浸式体验冶铁,了解独轮车、两轮车,农耕工具犁车、耧车,在博物馆里探索汉代农业生活。 元旦当天,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讲考古”活动,将邀请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发掘亲历者主讲,让市民充分了解郑州的历史文化。 河南南水北调博物馆“科博融合过大年:‘纸的前世今生’文博小课堂”将在元旦联合郑州市科技馆举办造纸术临时展览,带观众体悟博物与科技碰撞的独特魅力,了解造纸术的历史来源与科学原理。 此外,巩义市博物馆“元旦新启·文博华章”系列活动、新郑博物馆“画蛇添‘财’——新年非遗手工年画DIY”、郑州商城东城垣遗址博物馆“元旦新启·博物之旅”等活动各有特色,将为广大游客带来别有滋味的节日文化体验。 记者 左丽慧/文 马健 唐强 李焱/图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