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观点·声音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3
定位在国外 “精装朋友圈”到底装了什么
放下手机从年夜饭开始 是理性回归
国羽球手解散粉丝群 让体育竞技少些喧嚣
“假装上班公司”走红 真正价值在于情绪
中国制造要升级 文化含量不可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假装上班公司”走红 真正价值在于情绪
公司为网友提供的办公场所 封面新闻 图

热点 话题

“假装上班”只是权宜之计,只是玩梗罢了,最终都要止步构想,坦诚回归现实

有工位、网络、打印机、茶水、卫生间等,只需30元,就可以在这里“朝九晚五”待上一整天。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一个名为“假装上班公司”的新概念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热议。该公司以每天30元的费用,为用户提供工位、网络及茶水等基本办公设施,甚至是提供社保代缴服务,营造出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吸引了部分自由职业者尝试。这引发了网友们关于社会价值和法律风险的广泛讨论。

“假装去公司上班”的通常有两类人:一类是自由职业者,想要换个办公环境,提高自律;另一类则是大学生及正在找工作的人,想要提前体验上班的情景,做好准备。有需求就有市场,“付费上班”自然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然而,此类服务公司本身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例如,若假装上班人员增多且聚集,不可避免会导致各种矛盾和纠纷,服务公司需考虑如何管理,避免非法经营。若服务公司利用假装上班的场所,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或虚假宣传、欺诈等活动,顾客需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和非法利用。此外,“假装上班公司”无实习资质却公然给人开具实习证明、不具有劳动关系语境却能挂靠代缴社保,都与法律背道而驰。

“共享”背后,依然是利益二字。劳动非儿戏,我们需要监管及时介入,打击乱象,避免非法活动滋生;同时,也要正视多元需求,增加公共学习资源和场所,让人们能坐得住、沉下心。唯有经过市场验证、符合商业逻辑、有独特运营模式、有特色的付费共享场所才能真正留存。

焦虑是现代社会的症候。“假装上班”人的身影可能隐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而他们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消解、去改变。相信大多数人都清楚,“假装上班”只是权宜之计,只是玩梗罢了,最终都要止步构想,坦诚回归现实。

付费办公室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避风港,但或许可以充当一个暂时的休憩点,安全又安心,让人们能卸下包袱,重新出发。

评论员 韩静

欢迎赐稿:评读热点新闻事件,发出你的观点和声音,请发稿至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80413 2025-01-16 00:00:00 四 “假装上班公司”走红 真正价值在于情绪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