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3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春运大幕拉开,近些年,开始流行起另外一种“反向春运”,即常住农村的老人携带孙子、孙女及腊鱼、腊肉等家乡土特产来到子女工作或生活的城市,在城里过年。 数据显示,2025年春运,60周岁及以上人群出行量同比增长近30%。很多老人选择前往子女工作地团聚,他们多来自四川、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份,目的地则主要是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大城市。无论是传统层面年轻人从城市返回农村为主导的春运,还是近些年兴起的老年人从乡村去往城市为主导的反向春运,都是可以理解的。春节在哪里过不重要,至少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家”(home),必须是可以流动的,而非固定的或一成不变的,“家”不一定非得是父母常住的农村老家,也可以是子女常住的城里新家,老家新家都是家。归根结底,人在哪里团聚,哪里就是家。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