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对标“四高”看发展】系列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5
让生态绿色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底色
今年,这些购房政策还管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无废”理念融入生活……
让生态绿色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底色
如意湖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024年,郑州空气质量连续5年实现同比下降并稳定退出“后20”,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天;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建设有序开展,土壤、地下水“双区”建设成效明显;无废城市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郑州经验”“郑州样板”正在形成。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走进登封大冶镇郑州市新兴特种水泥厂、宣化镇天瑞新登郑州水泥有限公司,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如火如荼。郑州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实施重点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审核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工业炉窑、燃气锅炉、煤气发生炉改造替代等实现减排。目前,全市COD、氨氮已提前完成“十四五”减排目标;氮氧化物将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挥发性有机物将如期完成年度目标。

行驶在郑州街头,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环卫车、新能源运输车随处可见。郑州市持续推进结构调整,累计更新新能源轻型物流车37985台、重型车5235辆、环卫车7970辆,新增外电引入量250.7亿千瓦时。

漫步郑州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从临河广场观景平台凭栏远眺,天高水阔,林草丰茂,水鸟翻飞。“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正在中原儿女的努力下成为现实。2024年,黄河花园口断面水质和南水北调总干渠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全市国、省控断面全部稳定达标,Ⅲ类水质以上断面占比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

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郑州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强化党政主体责任,组织召开全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加的年度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动员大会;印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积极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针对环境违法敢于亮剑,开展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造假、涉挥发性有机物监管、涉氮氧化物、扬尘治理、面源治理”等五大专项行动,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400余个。

登录市生态环境在线监测平台,荥阳市中原西路上的郑州煤机综机设备有限公司南区工程机械整机制造车间,重污染天气管控下仍在正常生产。为协同推进集约、减污、降碳、扩绿、增长,郑州市精准实施重污染天气差异化管理,对1886家企业、483项民生工程豁免管控。在全省率先出台《郑州市绿色低碳工厂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并遴选首批54家市级绿色低碳工厂,为工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

固体废物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全市1万余家涉固废企业被纳入国家固体废物系统,对固废“产生-入库-出库”的全流程精准监管。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年利用处置能力合计达590万吨,综合利用率均超8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活垃圾年处置能力达到385万吨,城镇生活垃圾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无废”理念正逐渐融入城市生活,“无废”氛围日益浓厚。2024年,全市累计培育城市“无废细胞”达600个以上,打造了主题型、校园型、专业型等三类特色宣传阵地,二七广场“无废城市展示厅”、绿博园“无废公园”、嵩山风景区“无废景区”、四十七中“无废学校”等一批精品城市“无废细胞”脱颖而出,成为城市践行绿色生活的生动样板。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新的一年,郑州市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奋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郑州,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着力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郑州样板。探索构建具有郑州特色的减污降碳措施库。稳步推进绿色物流区划定,持续优化全市交通运输结构。

确保黄河干流水质和南水北调总干渠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保障“一渠清水永续北送”。确保国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100%。

全面完成“十四五”国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巩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打造“无废城市”中原样板。全面完成“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力争进入全国“无废城市”建设第一方阵。

加快构建与美丽郑州建设相适应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企业自治良性互动。

记者 刘德华 裴其娟/文 李新华/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82059 2025-01-25 00:00:00 六 让生态绿色成为城市最亮丽的底色KeywordPh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无废”理念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