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07版:聚焦中原区两会·解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M07
凝聚共识 汇聚合力
彰显政协为民服务成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凝聚共识 汇聚合力
彰显政协为民服务成效

2月13日,在政协郑州市中原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区政协主席李献民代表政协郑州市中原区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回顾2024年主要工作,重点抓好2025年五方面工作。

2024

凝聚各方面力量 为中原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坚持把牢方向,更好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党组会、主席会、常委会集中学习25次、交流研讨7次;将各项政策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带动全体委员守纪律讲规矩。

加强组织建设。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加强新时代政协党的建设,健全政协党组统一领导、机关党建委员党建双线运行的党建格局,落实“三联”制度,完善党员委员联系网络。明确“区政协党组指导、街道党工委具体负责”管理原则,推动委员党建与基层履职深度融合。

坚持务实协商,更好展现服务中心大局作为

服务发展大局。根据区委确定的“做好城中村改造后半篇文章”“抢抓人工智能风口机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议题展开专题协商,提出10个方面、33条意见。聚焦未来产业发展,形成《关于以文商旅体消费为引领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聚焦产城融合搭建“一路四街”竞争新优势的建议》等调研报告,为加快产城融合发展、实现老城区由“工厂锈带”向“生活秀场”转变贡献智慧。

深入协商议政。引领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提出提案、社情民意247条,召开常委会议议政性协商3次,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项目建设等内容收集建议52条,“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加强政务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等17条建议被区政府采纳落实。围绕“科技型企业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高龄及失能失智老人居家养老”等提出建议80余条。实施民主监督。区政协班子成员带队监督全区重点工作任务,全年开展视察性协商9次、提出建议20条,组织视察30余次,助推全区安置房建设顺利进行。推荐10名委员担任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员,发挥委员人民陪审员职能。

坚持为民履职,更好彰显政协服务为民成效

聚焦基层解决民忧。巩固“1+14+N”政协协商格局,按照“平台建设规范、协商议事有效”原则,在全区建成各级协商议事平台29个,指导街道政协工委下沉委员进基层,助力解决适龄儿童入学、老旧管网改造、物业水平提升等民生改善急事、社会治理难事,全年调解民生实事40余起、成功率100%。

办理提案回应民意。创新形成重点提案“大督办”机制,助推一般提案快速办结,全年216件提案中被解决或采纳188件、列入计划解决或采纳28件。畅通渠道反映民情,加强社情民意信息反映工作,全年整理信息377条、转化提案31条。全年遴选上报266条,被市级采用120条,中原区站稳全市政协系统第一方阵;被省级以上采用13条,《规范学生研学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等3条信息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强化网络售药安全监管的建议》被民建中央采用。

坚持交流联谊,更好汇聚传播团结奋进能量

强化交往交流。重视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沟通联系,全年拜访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22家,为委员企业解决生产生活问题26件、链接招商项目线索9个;走访联系委员企业40余家,收集建议82条。

加强文史宣传。征集文史资料万余件,筛选上报356件;启动编写《中原区文化记忆》,赋能文化中原建设。讲好中原故事、政协故事、协商民主故事。开展特色活动。围绕“纪念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高质量参加市政协歌咏比赛、书画展等系列庆祝活动,同时结合庆祝首届中原区政协成立40周年策划开展富有特色的纪念活动。

坚持强基固本,更好深化系统履职能力建设

强化委员管理。加强委员培训,帮助委员提升议政水平;强化委员服务管理,切实增强委员角色意识。服务委员履职。深入推进机关“三化”建设,完善专委会对口协作、上下联动机制,实现政协工作整体效能提升。组织委员参加法院庭审、听证活动24起,拟定《关于推进民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凝聚委员力量。落实班子成员和专委会联系指导街道工作制度,推动基层政协工作更加规范务实,政协“三化”建设、“有事好商量”、提案办理等工作得到肯定,中原区“在街道设立党员委员功能型党支部”“区政府出台规范性文件促进协商成果转化”等特色做法受到表扬。

2025

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2025年,区政协及其常委会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发挥政协优势、深化“三标”引领,高标准履职尽责、高效能发挥作用,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中原区出彩篇章更好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加强思想引领,不断强化党的领导

牢牢把握人民政协的政治属性,执行“第一议题”制度,一体部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等工作,探索“党建+履职”特色模式,切实发挥功能型党支部、党员委员作用;落实“三联”机制,提高“两个全覆盖”质量,更好发挥“三个重要作用”。

拓展协商民主,不断服务中心大局

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智慧城市、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营商环境优化、民生保障改善等,优化重点协商方案生成机制,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不断完善政协协商体系,优化协商议事流程,完善协商工作规则,真正通过协商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

聚焦主责主业,不断彰显政协作为

在助力完善协商民主体系上下功夫,探索委员工作室(站)建设,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健全完善街道政协工作制度机制,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开展委员“履职为民”活动,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反馈报送工作。构建常态化专题民主监督机制,做到敢监督、善监督、会监督,助推党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事项落实。

加强统战联谊,不断广泛凝聚共识

不断完善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政治作用的工作机制,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的中心环节,深化与党派团体的合作共事。强化“书香政协”建设,做好文史工作,面向社会传播共识;巩固宣传阵地,加强对外宣传,传递中原好声音,展示政协新形象。

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努力打造“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专业化政协干部队伍。着力打造“一委一特色”履职品牌;加强“专委会+街道”联动,更好发挥“代言人”“连心桥”作用。以“智慧政协”赋能履职工作,促进资源整合、效能聚合。提供委员交流平台,畅通诉求表达渠道,真正打造委员之家、民主之家、团结之家。

记者 唐善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84190 2025-02-15 00:00:00 六 凝聚共识 汇聚合力 <BR/>彰显政协为民服务成效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