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3版:新春第一会 吹响冲锋号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3
盘点2024年郑州高新区的“进、高、新、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排名较上年上升3个位次,经济总量迈上640亿元台阶,市场主体首次超过10万家
盘点2024年郑州高新区的“进、高、新、稳”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郑州高新区各级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和辖区10万家市场主体,共同克服困难、共同砥砺奋进,紧扣“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使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竞进有为、可圈可点的新答卷。

“进”的态势持续拓展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合作共建区核心区建设的起步之年。这一年,高新区稳中求进、难中求成,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面对压力叠加、困难交织的复杂形势,高新区主动扛稳“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使命,稳中求进、克难攻坚,较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

在工信部最新评价中,居全国178个国家高新区第21位,较上年提升了3个位次。其中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单项排名全国第10、营商环境单项排名全国第9。在全省2023年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中,郑州高新区获评四星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经济总量实现了新跨越,迈入 640亿元台阶。全面代管合作共建起步区61.64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 31.76平方公里,为接下来新一轮发展打开空间。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科技金融、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服务平台等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成功纳入河南省自贸区郑州联动创新区,实现了“双自联动”,在若干领域创新探索都走在了前列,起到了示范。

“高”的根基持续夯实

这一年,郑州高新区厚积薄发、行稳致远,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主导产业加速发展。郑州高新区2024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68.4亿元,增速8.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6.6亿元,增速1.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44.2亿元,增速1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5.4亿元。

优质企业持续增长,拥有市场主体首次超过10万家,其中企业7.5万家,年度新认定高企49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712家,国家“小巨人”企业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45家和380家,总量均占河南省的1/10、郑州市的1/3 左右。优势产业加速集聚,超硬材料产业作为郑州市核心基地,入围郑南商许超硬材料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河南培育钻石交易中心为郑州打造“钻石之都”增光添彩。郑州高新区列2024年传感器十大园区排名第四位。郑高新全域算力网一期正式投运,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入选郑州市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新”的活力持续跃升

这一年,郑州高新区向新发展、向高攀登,科技创新加快起势跃升。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35家,省市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4家,天健实验室、中州实验室等3家省实验室组建落地。全区“四上”企业创新投入覆盖率达到73%,位居全市第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11.16%。5家企业获批建设郑州市产业研究院,占全市29%。知识产权继续保持领先,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3万件,占全市30%。9家国家级孵化器获评优秀等次,占全省39%。获批省级重点研发专项12项,7家企业获第四届河南省专利奖,占全市33.3%、全省14.3%。主要科技创新指标始终保持全省、全市领先水平。

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93家、省创新龙头企业18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21家,新认定高企493 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712 家,数量全市第一。建立72家工业“小升规”企业培育库。

新增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2 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家。新组建天健先进生物医学实验室、中州实验室等3家省级实验室,占全市 1/3。河南交通发展研究院正式入驻,紫光计算机全球研发实验室、赛诺特美国研发中心、凯普瑞亚特兰大研发中心正式启用。河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院成功入选第四批省产业研究院。获批郑州市首批概念验证中心建设试点单位2 个。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省级重点研发专项获批12项,备案省级创新联合体3家。成功上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发布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十条政策。技术合同交易额实现 7251.5 万元。知识产权持续发力。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1.3万件。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1.1亿元。7家企业获第四届河南省专利奖。2家企业顺利完成河南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佛瑞德获河南省首张国际标准1级证书。创新生态持续优化。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结果优秀(A类),占全省的39%。成功举办2024传感大会、金刚石产业大会、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第八届“强网杯”等活动。依托重点产业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89人,吸引1.3万名高校毕业生入区创新创业。

“稳”的基底持续筑牢

这一年,郑州高新区精准服务、助企纾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优化升级。全年拨付各级各类企业发展奖励资金4.4亿元,减税降费超过45亿元,帮助小微企业实现融资3亿元。通过“书记亲商助企”服务热线、“万人助万企”等解决企业问题42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梳理高频业务“免证办”47项,“云上办”录入事项129个并实现“跨省通办”。水电气暖联合报装业务首次落地,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联合测绘、联合验收、告知承诺制”,市场主体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年报等业务实现智能审批,医保申报业务在政务大模型测试运转。土地要素保障高效有力。全面推行“工业定制地”带“施工图”出让、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出让比例均居全市首位。盘活2009~2023年批而未供土地2261亩,为96家企业3908亩低效工业用地提供更新赋能服务。

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中原基金小镇正式揭牌。成功落地全省首只解决基金退出的S基金、区内首只 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规模30亿元的郑州产投引育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备案。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服务平台入选全省首批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新增入驻指数平台企业1747家,实现各类贷款17.8亿元。

《资本力量》“1+6”活动促成14 个项目达成股权融资2.5亿元。对外开放持续加强。河南自贸区郑州联动创新区高新片区正式揭牌。与东盟政策研究室合作成立出海东盟企业一体化服务站,助力区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组织开展出海东盟、新加坡、中东、泰国等系列活动 20次,帮助57家企业达成出海合作意向。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外资企业数量增至92 家,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增至 783家。全年完成进出口额120.8 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73.5亿元。国企发展焕发活力。高新投控集团和高新产投集团获批“AA+”评级主体,城开集团进一步完善“政府+平台企业+项目实体”三层级协同推进机制,全力发挥兜底保障作用,为保交楼、保交房、安置房建设作出贡献,实际建成安置房79.4万平方米,新开工(含货币化安置、房票安置)31.5万平方米,实现安置房建设大头落地。

这一年,高新区坚守初心、善作善为,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年民生支出20.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比重 58.8%。辖区交通出行加速畅通,从教育到医疗、从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到社会环境的稳步改善,高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岭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84626 2025-02-19 00:00:00 三 盘点2024年郑州高新区的“进、高、新、稳”KeywordPh全国排名较上年上升3个位次,经济总量迈上640亿元台阶,市场主体首次超过10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