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局长 陈三建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凝心聚力促企发展 2025年,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将牢固树立“企业至上”理念,从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破题,由“管理为主”转向“服务为先”,秉承敬商、亲商、助商、安商工作态度,在服务上做加法、执法上做减法,持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十八条措施,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提出“办照不求人、执法有温度”市场监管口号,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提质增效,优化流程 持续优化市场准入准营环境 一是持续提升审批服务质量。加强审批服务规范建设,建立高新区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材料清单的更新机制,全面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优化企业开办一件事流程,实现商事登记一站式办理、一个工作日办结。全面实施注册登记“网上办”,深化市场监管领域“证照一体化”办理,拓宽“证照联办”实施范围,落实“一照多址”改革,推行营业执照“就近办”“便民办”“就近领”,最大限度为经营主体创造优质的准入条件。 二是服务为先转变执法理念。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方式,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提高抽查检查的靶向性、有效性,优化减少检查事项,在食品、药品、燃气、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综合监管,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快办”。贯彻落实市场监管领域的“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事项,推行服务型执法、柔性执法,强化包容审慎监管,让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三是强化措施落实招商引资。成立市场监管局招商引资专班,围绕高新区“2+4+3”产业布局,以商招商、以产业链招商,通过走出去招商、股权融资等多种举措,全面完成管委会招商引资任务。优化创投基金等金融投资类企业审批流程,开辟科技金融广场、中原基金小镇入驻基金“基金注册绿色通道”。开通24小时服务招商注册登记热线,为招商引资提供“7×24小时”不间歇服务,加强与各单位招商工作的无缝衔接,实施“来即办、远程办、容缺办”,确保重点招商项目快速注册完成。 提质创新,促进发展 构建市场监管良性生态 一是高水平护航“放心消费”。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提高处置效率,引入AI智能调解功能,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矛盾纠纷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提高调解便捷性和百姓满意度,充分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社消零高质量发展。 二是高标准实施质量强区战略。一体推进“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工作。开展超硬材料产业链质量提升帮扶活动,系统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发挥商标权质押贷、“豫质贷”的政策优势,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企业走以质取胜之路。强化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力争更多企业获得市长质量奖、省长质量奖、中国质量奖。 三是高质量建设计量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各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全面加强计量监管,服务重点企业,助力郑州市检验检测有限公司落地高新区,加快国家磨料磨具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传感器计量测试中心和河南省交通能源加注设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三个计量测试中心建设落地,加快国家北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谋划推动黄河流域高新区计量一体化工作,助力高新区经济提质增效。 高新区科学城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党工委书记 禹新建 夯实硬核支撑 以工匠精神构筑产城融合新高地 高新区科学城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全体干部将以决战之志抢抓开局,以雷霆之势攻坚克难,以“三牛精神”躬身实干,坚决做好征迁建设工作,誓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勇当先锋、争做标杆。 聚焦征迁攻坚 为重大项目落地腾出空间 创新构建“1122”攻坚机制,形成办事处、行政村两级高效联动,实施干部“征迁特训营”计划,锻造一支听指挥能攻坚、懂政策善破难的征迁队伍;践行“战场就在脚下”的一线工作法,晨会调度在地块,问题清零不过夜,确保庙湾水库、大学园区等重点项目及全年各项土地收储任务顺利完成,为重大项目落地腾出空间。 夯实硬核支撑 以工匠精神构筑产城融合新高地 以“筑巢引凤”的理念,实施路网畅通计划,打通辖区发展的大动脉。结合规划年内开工规划三路、工业路、开明路等路网建设,让科学城与建成区实现20分钟快速直达;启动“市政设施焕新行动”,尽快开工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市政管网及水电气暖的修缮,确保项目“落地即通水通电、投产即达产达效”,用大家的“辛苦指数”换取保障企业的“满意指数”。 重塑服务标杆 以金牌标准打造营商环境新典范 誓做企业发展的“最燃合伙人”。成立由科学城班子成员挂帅的服务专班,全体干部化身“金牌店小二”,建立“一个项目、一名班子、一套方案、一跟到底”的“四个一”服务机制,提供企业从立项到投产的“管家式”服务;推行“宁静工作日”制度,各类管理检查坚持一次就解决,其他时间“零打扰”,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开展“清障拔钉”专项行动,对强揽工程、强买强卖、违法建设等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绝不姑息,让“办事不求人、发展不受阻”成为科学城最亮的标签;实施全员招商“揭榜挂帅”行动,将辖区优良营商环境的“硬标准”和“软实力”向目标企业推介,吸引企业、引导企业在辖区投资投产,在“大招商、招大商”工作中插旗夺标。 高新区投资促进部部长 张炜炜 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招商引资新模式 2025年,高新区投资促进部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全力以赴推动招商引资和商务工作迈上新台阶,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招商引资和商务工作新模式。 多元协同,塑造招商引资新优势 全员参与,构建招商协同联动新格局。进一步深化招商引资工作体系建设,打造“全员招商”模式。成立郑州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专班,由党政正职分别担任组长、常务副组长,县处级领导、产业链链长大员上阵,各级各部门发挥资源优势,协同完成高新区双招双引工作任务,形成全方位、全领域招商引资新格局。 多措融合,拓宽招商引资新路径。切实强化资本招商、以商招商、场景招商、新型研发机构合作招商、校企合作招商、专业园区招商、中介招商、驻地招商,多措并举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 优化产业链招商,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围绕“2+4+3”产业体系,巩固提升智能传感器和新材料两大优势产业,积极布局智能终端、装备制造、软件、氢燃料电池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算力、人工智能和前沿新材料三大未来技术产业。同时,强化新消费领域和生活性服务业优质项目、生产性服务业优质项目招引,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升链、建链,以链长负责制为总揽,实现产业链精准招商。 加强招商推介,提升区域吸引力。开展“走出去”活动,围绕欧美、日韩、东盟等境外主要方向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开展高层互动、商务洽谈、宣传推介、经贸往来等专题活动;组织“迎进来”活动,深入对接区内龙头企业,挖掘上下游产业链优质企业,邀请企业家来区实地考察洽谈项目合作。 协同推进,护航经济行稳致远 持续发力促消费,激发市场活力。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紧抓“两新”政策,促进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家电、3C电子产品等领域消费;打造消费新场景,加快补齐西四环以西商业空白,推动传统商超升级改造,吸引“盒马鲜生”等品牌入驻,培育更多“小而美”“专而精”特色店铺。建设公园里青年人才特色街区、保利玖街特色文化街区、正弘汇特色街区,探索创新街区、特色商业街区、特色文化街区融合发展,打造以年轻时尚为特色的地标消费圈。 多措并举稳外资,夯实国际贸易根基。持续提升外贸规模与质量。在保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结构;优化外贸服务,完善海关服务。与金水海关等机构深化合作,定期开展业务咨询、政策宣讲等服务,全年计划不少于2场宣讲会,10次现场业务受理;加强外贸企业培育,组织企业参与国际性展会。加大对重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其差异化出口特色商品,提升国际竞争力。 创新发展跨境电商,促进开放型经济提质增速。加快培育跨境电商线上经济新业态。联合各园区组织好跨境电商培训交流活动;组织好企业参加省市级各项跨境电商会议,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打开国际知名度。建立区内现有跨境电商企业数据库,助力跨境电商企业直享现有政策。力争2025年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80亿元。 常抓不懈强化安全,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警钟长鸣”方针,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做好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聚焦商超、加油站、餐饮等场所,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安全应急宣传培训,举办“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修改完善安全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协同各单位排查隐患,严防次生灾害,确保全区商务安全稳定。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方宝玲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