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连日来,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参加中原区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汇聚一堂,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积极提出议案、建议和提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中原区出彩篇章更好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区人大代表孟召芬 将生命教育作为学校必修课程 提高师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益增多,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网络影响等多方面。因此,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学校将生命教育作为必修课程,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接受到系统的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多渠道,多端口,不增负(体育课、文化课、艺术课等)提升生命品质,课程内容应涵盖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教育等多个方面,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指导。 加大对生命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命教育教材,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生命教育。加强社会宣传与普及,提高公众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区人大代表席洋 创新方式激发消费潜力 推动商业综合体提质增效 中原区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落实“稳经济、促发展”目标,通过创新方式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商业综合体提质增效,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放精准消费券,激活消费意愿。针对家电、餐饮、服装、文旅等不同领域,分阶段推出“满减券”、“折扣券”和“夜间专项券”,重点扶持中小商户。向低收入群体、多孩家庭发放“民生消费券”,保障基础消费需求;向青年群体发放“体验类消费券”,打造主题消费场景,提升商场吸引力。举办特色商业活动,发展“夜间经济”,增强体验式消费吸引力。 推动商业数字化转型,鼓励直播电商与社群营销,区政府可提供流量补贴或培训支持。优化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减免商户经营成本,完善商业配套。引进首店经济,提升商圈品牌层级。强化宣传推广,多渠道宣传造势,营造消费热点,扩大传播影响力。 区人大代表赵敏 鼓励有条件的专业机构 开展心智障碍者托养照护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郑州市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和照护服务。 建议抓紧研究制定心智障碍者等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指导意见。明确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职能部门牵头、群团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性补贴等方式,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专业机构开展心智障碍者托养照护服务。 充分整合利用闲置公共资源,合理“嵌入”功能,支持增加心智障碍者日间照料与托养的功能。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福利支撑,让更多的心智障碍者及其家庭能够享受到政府的关爱和帮助。设立日间照料与托养中心试点。加快培养培训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专业队伍。 区政协委员马宇亮 以高品质服务 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首次对银发经济作出完整、明确的定义,并提出了四个方面共26项举措,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推动银发经济的全面发展。 开展调查访问,寻找发展突破点。利用好网格化社区管理系统,了解老年人需求到底缺项在哪儿,都有哪些多样性需求,对于老年人共同需求的产品进行调研,制订发展策略。纳入发展目标,培育中原区银发企业,着重开发短缺的、智能化养老设备、中老年健康食品、智慧化健康监测系统、养老中医药行业,推行“10分钟健康圈”,以高品质服务树立市场信心,逐步向银发经济转型升级。 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关注持续发展成长,中原区人社、民政、卫健部门要联合针对紧缺人才进行培养和引进,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生产销售类企业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或引进相应人才。充分调动网格化社区管理,净化老年人消费市场,保护老年人权益。 区政协委员李娜 引进优质社会美育教育资源 提升学校美育教育质量 科学规划课程设置,丰富美育课堂内容,学校可以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学校美育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和丰富性。 多元化建立专业美育师资队伍,力求美育的专业化,引进优质的社会美育教育资源,与专业美育教育机构合作对接,使学校美育教育专业化和系统化,提升美育教育质量。 建立科学的测评机制,完善美育评价体系,将美育评价结果纳入学校的绩效考核体系范围,构建涵盖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美育学习成果,调动学校和教师开展美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区政协委员胡志涛 延伸公园商业综合体发展 打造公园经济圈 未来的城市公园不仅是一个休闲娱乐场所,更是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公众参与的综合体。推动城市公园的发展不仅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建议依托现有公园地域优势,打造商业综合体空间。人民公园定位“城市会客厅”,依托中心区位优势,开发商业综合体(如文化市集、轻餐饮街区);月季公园,以便民服务+微商业为主,构建“15分钟生活圈”。 聚焦新青年生态环境,融合公园经济向上发展。延伸公园商业综合体发展,打造公园经济圈。优化公园商业空间布局,确保公园与商业区域的流畅链接。采用更多的新技术助力复合型公园经济产业发展,用AI数据大模型,赋能公园IP定位和商业客群引流产品,助力公园全年龄段产业经济发展。提高公园产业IP的宣传效应,为公园经济引流提供更加广泛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记者 唐善普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