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倩)2月22日深夜,随着最后一架由广州飞往郑州的航班平稳降落,郑州机场为期40天的春运保障工作画上圆满句号。在这场“探亲+旅游+跨境”多流叠加的出行高峰中,郑州机场以“发现美好、创造美好、享受美好”为服务内核,累计完成旅客运输354.2万人次,同比增长9%。
2025年春运期间,郑州机场中转旅客26.9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达9.6万人次,通过动态优化机位编排策略,将大多数航班都靠廊桥停放,航班靠桥率超过96%,旅客步行距离得以缩短。
今年春运,郑州机场充分运用新技术为旅客的出行提供保障。应用“五色”行李条与RFID追踪系统,行李分拣准确率明显提升,首件行李提取时间低于行业标准,让行李与旅客同样便捷平安“出行”;在“中转旅客服务通”小程序开通“团队无忧”“爱心尊享”“首转首帮”服务预约功能,为中转旅客提供更为精准、快速的服务保障。
聚焦“一老一小”、残障人士等群体,郑州机场织就一张全链条温情服务网。持续为老年旅客提供“无忧关爱”孝心服务,配备老花镜、急救药品和手写指引卡减少老年旅客出行顾虑;为残障旅客提供“有爱无碍”暖心服务,准备自助轮椅、共享轮椅等服务设施;无陪儿童“可视化”手环实时更新动态。
春运期间,4200多名无陪儿童,实现了从“车门到舱门”的安心旅程;母婴室升级隐私哺乳舱,温奶器、消毒柜让带娃出行轻装上阵;志愿服务再上新台阶,移动便民服务车首次亮相候机楼,“我帮您”服务团队日均行走超3万步,累计帮扶5.5万人次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