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K06版:经开·教育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 在2月26日召开的2025年郑州市体育工作会议上,经开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党委书记戴红燕作为县区体育工作先进代表,作典型交流发言,赢得了现场同仁的阵阵掌声。 近年来,经开区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坚持把增强人民体质、推动全民健身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响应各级体育工作部署,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围绕全民健身、体育赛事、体教融合、体育产业等领域深化改革创新,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发展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经开区体育工作立足区域实际,着眼经济发展,把体育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繁荣一体规划、深度融合。辖区内拥有郑州国际赛车场、航海体育场、金沙湖高尔夫球场、瑞锦体育公园等大型体育场地;孵化培育了少年游体育中心、七号体育公园等新业态体育场馆;完善了全民健身设施三级服务体系,在社区广场、街角公园穿插建设了各类型全民健身工程设施,呈现出“高端引领、业态新颖、体系完善、全面覆盖”的特点。目前,经开区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035个,新增351个,增速51.32%;体育场地总面积184.03万平方米,新增5.57万平方米,增速3.12%。 聚焦赛事经济,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以“超级赛车运动”为核心品牌,成功举办了郑州国际赛车嘉年华、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郑州站、全民汽车大赛暨“逐路中原”赛车节、2024年河南省全民健身大赛大众自行车公开赛大都会车迷节等一系列国际国内赛事;还举办了海峡两岸棒垒球联赛郑州站、经开区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活动,进一步打响了经开区自有赛事IP以及超级赛车运动特色品牌。 创新体教融合,培育校园体育新生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特别是学校体育工作,树立守牢“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先后多次承办全国、省市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活动,并首创“每天一次活动课 确保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经开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建立完善了“3+1+N”区域学校体育工作推进模式,提出“一校一品牌、一班一特色、一生一社团”的创建目标。经统计,经开区现有41所中小学,其中全国级别的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特色学校34所,占全区学校总数的83%。率先引入了飞盘、匹克球、轮滑、跑酷、校园兵道、校园高尔夫等10余项新兴体育项目,让学生的时尚追求转变为健康向上的体育运动。承办全国新兴体育项目进校园现场展示观摩交流会,会上作为全国8个发言单位之一进行了经验分享。 强化人才培养,书写体育精神新篇章。坚持把体育锻炼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为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先后组建专项体育协会5个,建设大众健身站点64个。组织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34期。目前共有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340人,二级、一级、国家级指导员245人。每年组织大型志愿服务活动10场以上,科学指导社区体育健身活动。2024年经开区实验小学获郑州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小学女子超级组冠军,实验中学获“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初中女子组冠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经开区将一如既往,坚持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全面落实全国、省市体育会议精神,优化绿色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丰富群体体育活动,推动体育产业提质扩容,助力郑州“体育强市”建设,为全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经开力量。 记者 鲁慧 通讯员 晋文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