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以来,如意湖办事处立足CBD区域突出的地标属性,以“服务好群众、守护好底线”为目标,建立“高位统防、科技智防、多维齐防”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强化重点区域管理服务保障工作。据悉,1月28日~2月4日,CBD区域日均人流量达2000余人,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未出现一件负面舆情,辖区城市运行平稳有序、节日氛围欢乐祥和。 高位统防强根基,下好全域管控“一盘棋” 如意湖办事处以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为抓手,郑东新区CBD联合党委组织召开第十次联席会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属地统筹、多方协同”机制优势,统筹部署安全防护工作。一是区域联控“一张网”。成立保障指挥部,联合党委书记姬勇斌任指挥长,凝聚全区生态环保、园林税务、城市管理等20余个单位力量,实行提级管理,如意湖办事处主要领导在一线现场指挥,部门间各司其职,形成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工作模式。二是工作联动“一条线”。专属网格预先启动节假日模式,预置人员力量,在CBD和龙湖南区共设置40个固定点位、2个流动岗,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落实定人、定岗、定责“三定”机制,进行全方位安全防护。三是实行“三区管控”。以商务内环以内为核心区,内外环之间为管控区,黄河路、金水路和中州大道剩余合围区域为警戒区,分区域明确重点任务,核心区严守安全底线,管控区进行动态调控,警戒区根据人流量实时进行交通疏导,确保CBD区域安全秩序稳定。 技防应用添动能,打造智慧治理“新范式” 如意湖办事处紧抓智能体城市建设的新机遇,依托郑东新区CBD技防平台,创新“技防智控+人防兜底”的服务模式,精准化落实各项防护举措。一是优化智能感知体系,视频巡检“智慧化”。系统整合CBD区域1406个摄像头开展全域视频巡检,对人流态势进行智能分析、统计。同时,增加人员非正常聚集、火灾等23种智能算法,通过前端感知设备实时反馈,累计识别占道经营、烟雾、人员超限等事件130余起,进一步提升事件处置“五快体系”响应效率。二是优化无人机平台,巡查视角“多维化”。部署无人机“数字机场”,搭载红外摄像、喊话器等功能模块,开展空中巡逻120次,实现无人机“智能航飞—AI自动发现—线索推送—处置监督”闭环管理,有效补充人力巡检“视野盲区”,形成“地面+空中”立体化巡查网络。三是优化场景应用,指挥调度“可视化”。运用AR增强渲染技术,将实时人车流量、警力分布等数据标签与高点视频融合,生成三维实景指挥图,支撑领导远程研判。依托平台精准调度公安、执法等力量协同处置突发情况,指挥效率提升60%,执勤力量节约25%,实现风险防控由“人海战术”向“数据驱动”升级,事件处置由“事后响应”向“事前预防”转型。 多维齐防优全局 画好和谐稳定“一张图” 如意湖办事处聚焦保安全、保畅通、保市容的核心任务,坚持“三零”导向,织严织密防护网络。一是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严格落实假期重大事项日报告、安全生产等各项制度,主要领导一日多巡,工作人员采取正常班与错时班、重点部位守点监管与全方位巡查结合的工作方式,配合公安、交警、执法队等多部门开展禁放巡查,确保辖区无火情、无安全事故发生,未发现有危险化学品、非药品类易制毒危化品。二是实现网络宣传“零死角”。一方面充分发挥20人网评员队伍的能动性,应用各级媒体资源、宣传版面,加强节日期间禁燃禁放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强化正确舆论导向;另一方面紧盯地标建筑、广场等展示平台,建立“动态排查+智能检测”预警机制,坚持24小时值班和“一日三巡”制度,坚决守护城市安全。三是推动服务群众“零距离”。依托网格点位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构建“暖心服务+应急援助”双驱服务矩阵,提供充电、饮水、医疗等服务,累计惠及游玩市民6000余人次。同时,坚持智慧赋能,通过技防平台实时分析豫夜巷、文化广场实时人流量以及会展中心地铁口出站口人流量,有针对性地采取“疏、堵、通”结合的方式,对重点区域加强疏导,全力打造节假日良好活动秩序,保障市民安全游玩。 接下来,如意湖办事处将以“党建+专属网格+安全”品牌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大安全、大服务、大治理”协同发展路径,加速推进“数字孪生+网格治理”深度融合,奋力书写“城市会客厅”安全发展新篇章,为郑州市建设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贡献更高水平的基层实践样板。 记者 王阳 通讯员 董秋妍 文/图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