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善普 通讯员 贾庆庆)去年以来,中原西路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融合社区社会组织、“红色物业”、志愿服务等多方资源,开创城市社区服务社会化新路径,将基层治理从单一行动转变为多方协作,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为增强为民服务能力,街道致力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管理体系,搭建领导架构,建立网格长、楼栋长、微网格长“三长”联动机制,形成强大的服务合力。同时积极推动社区“大党委”建设,采用“红色合伙人”模式,通过联席会议、双向服务、活动联办、资源共享等工作机制,统筹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共驻共建单位和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探索建立党建会客厅、百姓议事台等协商平台,畅通协商渠道促进街道社区、单位、行业党建的互联互动。
为激发为民服务活力,街道将党建引领融入社区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壮大全过程,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针对居民多元化需求,社区党委吸纳社会组织成员,签订共建协议,共同参与治理。定期收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由社会组织接单办理,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此外,街道秉持“空间换资源、空间换服务”,改造建设多功能社区活动场所,供社会组织免费入驻并提供服务,实现效益与公益的双赢。
为释放为民服务潜力,街道健全志愿服务机制,深化志愿服务,解决居民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基层党组织牵头成立“家门口”党员志愿服务队,广泛吸纳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热心群众参与,开展环境治理、文明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并针对特殊群体推出特色服务项目,形成“15分钟志愿服务圈”,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