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汪永森 实习生 刘硕珅)“这段路被压烂已经3个多月了,每天看着孩子们在车流中走‘梅花桩’,都感觉揪心。”近日,市民朱先生向本报“市民热线”栏目反映,文化路俭学街路口西侧路面破损,希望相关部门尽快进行整修,给周边学校师生营造顺畅安全的出行环境。 3月11日,记者实地探访看到,文化路俭学街路口西侧的俭学街路面有明显的破损,约10米长的一段路面沥青层已经剥离,裸露的水泥路基布满了裂痕,路中出现的坑洼也让行经此处的车辆不断颠簸,车轮碾上较大的坑洼时还发出明显的噪声。 文化路俭学街路口周边有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九中、文化路一小及河南警察学院(俭学街校区)等多所学校,日常通行路口的车辆、行人较多,密集的人流也增加了意外出现的可能,上下学时段坑洼路面也成为师生们通勤路上的“隐形陷阱”。 “电动车经过得紧贴路沿慢慢挪,就跟走‘独木桥’一样,晚上人少了机动车通过经常把碎石崩到路边。”朱先生说,该段路面去年底曾被挖开进行整修,但路面修复并未完成,重型车辆碾压又导致破损面积增大,晚高峰时常有骑车的学生摔倒,连电动三轮车也曾在此侧翻。 当日21时许,记者在该路口看到,晚自习下课的学生再次形成交通高峰,但昏暗灯光下路面破损区域已显得模糊,行经路口的非机动车在路中闪避坑洼,增加了互相刮蹭的概率,也影响了通行速度。 3月12日,记者将文化路俭学街路口西侧存在的路面破损问题反映给郑州市12319城管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将核实路面受损情况,督促相关单位尽快消除隐患问题。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