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5版:今日看点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据海报新闻报道,山东菏泽,一位70多岁的奶奶每天玩手机到凌晨,一测视力近视2300度。孙女称,爷爷、奶奶每天一睁眼就是玩手机,而且一直玩到深夜,家人劝也劝不动,检查视力时机器都打不出验光结果了。 “看手机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临床上3000多度的我们经常遇到。”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陈梦平说,对普通人而言,2300度的近视,并不算罕见。 陈梦平介绍,超过1200度属于超高度近视,除了按度数划分等级外,近视还可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高度近视并不一定是病理性近视,但大多数病理性近视都是高度近视。 北京同仁医院屈光手术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翟长斌表示,这位老人的情况应该不是由单纯玩手机引起的,“基本属于病理性近视的范畴,看手机只是影响因素之一”。 老年人近视率居高不下 山东老人刷手机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除了近视度数超高以外,主要是不少网友表示对家中老人依赖手机感同身受。 市民卢先生说,80多岁的母亲住在老家,现在对手机非常痴迷,连春节期间也不看电视了,手机一直不离眼,反复刷视频,即使吃饭也是机不离手,“跟陷入网瘾的小孩儿差不多”。卢先生担心,已经老花眼的母亲,会不会也近视? 对此,陈梦平解释,近视也会出现老花眼,老花眼是随着年龄增长的一种衰老现象,属于晶状体弹性降低导致视力功能的下降,与近视并不冲突,两者的成因不同,机制完全独立,无法实现抵消。近视的人仍然会得老花眼,老年人的近视率一直处于增加的态势。 老年人近视率居高不下,为啥大家却没感觉?陈梦平分析,有些老人虽然近视但不戴眼镜,毕竟老年人通常没有求学、入职等焦虑,因此老人自身对近视关注度比较低。还有一些老人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白内障手术,不需要戴眼镜,但近视本身是存在的。“就像一个人化妆了一样,但你还是你,本身病变的性质没有变。” 保护视力可遵循“20-20-20法则” 如今,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孩子写作业、成年人工作,还是老人休闲娱乐,都不可避免地用到手机。那么,如何保护现有视力? 陈梦平建议,遵循“20-20-20法则”。每日近距离用眼20分钟,看20英尺(6米)外的物体20秒。阅读距离保持30~40厘米,避免趴着、躺着或在颠簸环境中用眼。对于在室内用手机的人群,陈梦平提醒,要保持所处环境内光线充足,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下刷手机,不建议过长时间用手机,也不建议长期倾斜着看手机,否则双眼调节不一致,容易引起疲劳。记者 张华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