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今日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
天眼+地网+水盾=从治黄到“智”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黄河金水段专属网格:
天眼+地网+水盾=从治黄到“智”黄
“水陆空”智慧巡防

“无人机自动巡航发现险情,智能石头发出位移预警,电子围栏实时劝导违规行为……”在黄河金水段专属网格指挥中心,大屏上正在演示“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巡防系统。

黄河由治黄嬗变为“智”黄的神助攻出自金水区兴达路街道办事处创新打造的“三化三起来”沿黄网格智能体。而神助攻的“驾到”,又得益于兴达路街道对黄河治理的“望闻问切”——梳理结果表明,涉及治理黄河的六大类、23个小项事宜,近2/3的事件都属于社会治理事项,亟须属地党委、政府组织力量进行解决。由此,黄河金水段专属网格应运而生。据统计,自2023年运行以来,专属网格累计处置各类事件600余件,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下的智慧化治理新路径。

实体化筑基

实现力量下沉与资源聚合

作为金水区唯一临黄办事处,兴达路街道管辖45平方公里黄河滩区,且面临“三高一多”治理难题:国土绿化率超70%生态要求高、年均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人流密度高、108处水利工程安全责任高,涉及防汛应急等六大部门管理主体多。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重要指示过程中,兴达路街道聚焦“应急安全、协同联动、智能赋能”三大痛点,创新构建“实体化平台+智能化机制+长效化治理”的专属网格体系。

“我们整合了街道中层干部、村组干部、民兵连等68人组成‘4+N’网格战队。”指着三维立体指挥图,兴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邹会芳介绍说,“通过构建‘1个联合党支部统领、3级网格覆盖、六大职能小组协同’的治理架构,实现了力量下沉与资源聚合。”

据了解,在900平方米的专属网格阵地里,黄河河务局、应急管理局等5家单位21名工作人员与街道网格员联合办公,形成“巡防—执法—救援”闭环。惠金河务局党委书记范伟兵感从中来:“过去汛期需要300多人驻守,现在通过智能监测系统,人员配置减少40%,效率却提升了3倍。”

智能化赋能

“水陆空”智慧巡防系统管起来

在指挥中心上演示的智慧巡防系统引发参观者惊叹——

“天眼”巡航:4台无人机搭载AI算法,自动识别违禁垂钓、车辆闯入等行为,2023年通过无人机发现并处置险情17起;

“地网”感知:136路视频监控实现工程设施360°监测,AI识别准确率达92%,马渡险工巡查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3分钟;

“水盾”预警:50个智能石头传感器实时监测坝体位移,当倾斜超过3毫米即触发三级预警,2023年成功预警3起潜在管涌风险。

“我们的‘一键巡河’功能特别管用。”街道城运中心主任刘欣雨感同身受演示着,轻点手机就能对10公里堤坝进行全景扫描,“上周通过智能识别,我们及时制止了6起在禁钓区的垂钓行为。”数据显示,该模式实施后,辖区非法垂钓下降75%,车辆违停减少62%。

长效化治理

将重点打造“三个升级版”

不得不赞叹,智慧网格的深度应用带来多重治理红利——

安全防线更牢固:2023年汛期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4000m3/s流量洪峰,实现“零伤亡、零漫堤”;

营商环境更优化:智能监测为文创园区、科创项目提供24小时安全保障,吸引软通动力等17个项目落地;

民生服务更暖心:通过132个微网格收集民意,解决停车位540个,设立流动商贩点位60处,信访量同比下降58%。

“现在每天上班就像在玩游戏通关。”专属网格网格员柳小锋调侃着说,“系统会自动生成巡查路线,遇到突发情况能一键呼叫无人机支援,处理完事件还能积累积分兑换培训机会。”这种“游戏化”管理机制,使员工月均巡查里程从200公里提升至350公里。

……

大数据、活场景浓缩为“兴达经验”的灵魂所在。通过党建引领打破部门壁垒,运用数字技术重构治理流程,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的转变,其“网格智能体”模式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并为城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黄河东流去,创新逐波浪。未来,兴达路街道将重点打造“三个升级版”。升级数字孪生平台,接入气象卫星数据实现“流域级”预警;升级智慧文旅系统,开发AR实景导览提升游客体验;升级产业赋能平台,依托5G+工业互联网推动沿黄数字经济集群发展。

“我们要让‘党旗红’与‘科技蓝’在黄河大堤上交相辉映,在45平方公里的黄河滩区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强音。”兴达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邹会芳表示。

记者 党贺喜 王翠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88947 2025-03-18 00:00:00 二 天眼+地网+水盾=从治黄到“智”黄KeywordPh黄河金水段专属网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