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我把郑州画给你看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2
张文发:百年德化是吾乡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钟情热爱泼墨挥洒 把沧海桑田绘于纸上
张文发:百年德化是吾乡
张文发作品
张文发
张文发创作,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年德化》(资料图片)

有这样一条老街,见证了郑州这座城市的风云变幻与沧海桑田。它南起大同路,北至二七广场,400余米长的街道上,曾商铺林立,来往宾客如云。它因京汉铁路通车而兴起,也因 “以德立商,感化世人”而得名,它就是闻名遐迩的“德化街”。

然而,它的历史风采常隐于书作,它的影像记录却屈指可数。有幸的是,在郑州新密的山野田园,画家张文发早已用他的钟情热爱将泼墨挥洒,把百年德化构思在宣纸之上,创绘于长卷之间。

地标林立映历史

“为啥要创作德化街?”

“因为它就是郑州的地标,浓缩并见证着郑州的历史。”

穿过省道、越过乡道、走上一截山路,等到路两旁金黄色油菜花开满田园,画家张文发早已在他的画室外等候多时。回忆起那段创作历史,张文发仍感慨不已。2024年1月10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了一场名叫《百年德化》的新书座谈会,座谈会上,由张文发创作、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年德化》图书正式与广大人民群众见面。

这套卷长30米、卷高0.9米的出版物,历经三年三版创作,再经历多次修改审校后,才将一百年来德化街的场景分镜于页,并以书籍的形式完成呈现。张文发说,德化街不同于郑州别的地标建筑,它既见证了这座城市“火车拉来”的历史,也经历了作为商业中心的繁华,百年沧桑在这百米街道留存,八方来客也在这条老街汇聚。

“画轴拉开,百年多少往事,悠悠。”当德化街成为创作主题,同它一起,在郑州近现代史留名的事件与建筑,也一并成了“画中地标”:芦苇旁黄河奔流,铁桥上烟滚浓浓,张之洞为京汉铁路建造冥思,刘邦骥为繁华街道提议起名,德化街的历史从开埠通商自始,就与这座城市命运相同。

“你看,这是最早‘郑州站’的模样”“你查,这个‘普乐园’可是二七大罢工的开始”“你想,20世纪50年代的‘二七塔’可不就是木塔”……在这幅以德化街百年变化为主题的卷轴上,历史演进与时代变迁将此街塑成了一条“时间轴”。在这条轴线上,耳熟能详的周边建筑,拔地而起的庭院高楼,衣着交通的细腻变化,都成为这座城市升腾发展的文明见证,藏匿于笔锋之中。

商贾一脉颂繁华

说起这幅长卷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非那一块块牌匾商标莫属。“郑州是商城嘛,这个是古今都贯通的,周末哪里去,郑州亚细亚。”张文发说,德化街作为郑州商业文明蓬勃发展的重要代表,那些曾经在这条街道上开店迎客的商贾巨擘,吆喝叫卖的贩夫走卒,才是这条街道上真正的“主角儿”。

无论是在画卷中,还是在对话里,作为画家的张文发却能对许多曾在德化街上置产兴业的商铺如数家珍。同仁堂药铺、小有天饭店、鸿盛久布店、精华眼镜店、三友鞋店、京都老蔡记馄饨馆、葛记焖饼……只要说起他们的故事,张文发仿佛就化身成了“郑州商业史”学者,什么“成色不足准退货,样式陈旧可换新”“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等有关于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的价值理念,显现在一块块牌匾之上,流转在起承转合的时代进程之中。

然而,对于张文发来说,查阅学习这些商铺名、商业史,着实费了一番工夫。时代的久远加上当时摄影器材的珍贵,许多被老郑州人传颂的店铺很难找到照片,再去完成1∶1的还原。这种查阅资料时的窘迫,更催生了张文发要画好这幅作品、还原好“百年德化”的决心。他说:“我不想让人们回忆德化街的时候只能从文字记载中获得想象,平面绘制出的二维作品,更能直观让观众感受到这条街道的繁华景象。”

青砖碧瓦,清末列车一声轰鸣,让这里初见繁荣;红旗招展,改革开放一阵春风,让这里焕然新生。21世纪初,郑州市第一个商业步行街——德化商业步行街建成开街;如今,这里已经是集商业、文化、娱乐、休闲、美食、旅游为一体的商业街道,也是广大市民心中的“城市客厅”。

反哺之恩为吾乡

在这幅《百年德化》正式推出后,来自文学界、美术界、文物界的专家学者也纷纷给予了好评。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阎铁成认为,《百年德化》是讲好郑州文明故事的创新力作;郑州市非遗专家、郑州古都学会副会长赵富海则用“前无古人”来形容《百年德化》的独特:“这幅长卷充满了历史感,为德化街赋予了新的生命。”

这些来自业界大咖的认可,让作为民间绘画热爱者、草根画家的张文发十分感动。他说,艺术创作带来的成就感,给予我继续传承、创作、传播郑州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

20年前,来自新乡获嘉的青年张文发背起行囊,背井离乡,来到郑州以热爱为生,创作梅兰竹菊,谋生四方。20年后,一笔笔饱含他乡文脉的画作,将自己的热情与事业推向了更高的地方——用画笔重现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辉煌。“反哺之恩永难忘,此心安处是吾乡。”张文发总结道。

如今,在这片金黄色油菜花后,张文发继续进行着他的创作。继《老郑州民俗风情画集》《百年德化》两部作品后,他逐渐从一位单纯的国画、漫画创作者,变成了郑州文化的传播者。那些搜集的、琐碎的、散落于民间的历史文化,终将在那点点墨汁中超然成像,落笔生花。

记者 李居正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92395 2025-04-03 00:00:00 四 张文发:百年德化是吾乡KeywordPh用钟情热爱泼墨挥洒 把沧海桑田绘于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