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我把郑州画给你看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2
马东阳:用画笔编织城市记忆之网
“星光”灿烂 市民与夜校双向奔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1993年春的贾鲁河畔、2021年秋的人民路、黄河岸边的晨与夕……
马东阳:用画笔编织城市记忆之网
马东阳水彩画《郑州的秋天》

1993年贾鲁河畔的葱茏春天,1997年老郑州靶场的红墙,2001年尖岗水库的绿波荡漾,2021年人民路上的斑斓秋色……在医生画家马东阳的笔下,色彩、线条、光影堆叠挥洒,记录在郑州生活34年的时光流转,定格第二故乡的岁月和诗意。

马东阳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位画家。他是河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也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只不过,医生是他的职业,绘画是他的生活。

医生、画家,两种身份自由切换

马东阳是鲁山人,1991年来到郑州,进入河南中医学院读大学,自此扎根在这座城市。

谈起兴趣和职业,马东阳的答案简单而纯粹——源自父母的影响。

他的父亲是建筑师,因为看惯了父亲勾绘建筑图的身影,他自小就喜欢涂涂画画;母亲是儿科医生,他也因此自小就对医生这个职业心存敬仰。马东阳说:“是父母的言传身教,鼓励我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和自由。”

在郑州工作生活30多年,马东阳用画笔编织出一张记忆之网,捕捉着城市变化的点点滴滴:尖岗水库的春夏秋冬,黄河岸边的晨光和夕阳,城市街道的绿荫和落叶……看似寻常的场景片段,在他的笔下被赋予温柔的生命力,他的画似乎能够呼吸。

医生、画家,两种身份。一个是救死扶伤,彰显仁医大爱;一个是挥毫泼墨,展现艺术之美。

在马东阳身上,两种身份自由切换,相得益彰。每次别人问起,他总是说:“不管是医生还是画家,都要做一个真诚的人,有真实的情感。医学让我热爱生命,追求真理;绘画让我追求真理,热爱生命。”

沉醉油彩 用画笔记录城市岁月

在职场中,人们眼中的马东阳是一位“标杆”型医生,专业能力强、勤奋敬业、耐心细致、温和谦逊,给予病人特有的关怀和抚慰。

作为画家,马东阳钟情于油画和水彩。从接触油画的第一刻起,他就为油画变化万千、璀璨斑斓的色彩世界所沉醉。“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源于真情实感。多年的绘画经验,让我能更真实地感受、表达情感,从而也让我在面对病人时自然而然投入情感,我发自内心感受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我对病人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声问候都是出自真心,而不是职业习惯。”马东阳说。

站在他的画前,无论是绚烂浓烈的油画,还是色彩清新的水粉画,总能让人心生平静和松弛。

马东阳说:“肿瘤医生的特殊性,让我在工作中面对的常常是患者和家属的生离死别、大喜大悲,也要求我必须保持专业、理性和冷静。正因为如此,我画画更沉醉于描摹大自然中变幻的色彩和旋律,让我心灵中感性的一面得以释放,保持医生所必需的身心平衡。唯此,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帮助病人调整身心失衡的状态。”

有人说,医生那么忙,哪来的时间画画?其实,很多时候,这个“闲”是挤出来的:工作之外,他几乎把所有闲暇时间都投注于绘画。别人休息放松,他在画画;别人旅行游玩,他在画画;别人逛街购物,他还在画画……他说,医生最重要的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他的作品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郑州工作生活了34年,这座城市早已成为马东阳真正意义上的“故乡”。在这里,他用医生的职业身份帮助和抚慰了众多病人和家属;在这里,他用画家的眼睛和笔触记录下城市的岁月和变迁;在这里,他从青春到华发;在这里,他将把热爱继续。

记者 王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93053 2025-04-09 00:00:00 三 马东阳:用画笔编织城市记忆之网KeywordPh1993年春的贾鲁河畔、2021年秋的人民路、黄河岸边的晨与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