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今日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5
珍爱地球,我们能做什么?
大学生与地球“亲密对话”
让鸟儿自由飞翔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珍爱地球,我们能做什么?
分类投放垃圾,减少塑料袋使用,节约水电,多骑车、坐公交地铁

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那么,人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珍爱地球,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做垃圾分类的践行者

家住郑州高新区的赵女士一家是垃圾分类的忠实践行者。赵女士说,在他们家里,纸箱、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会单独存放在一起,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卖到废品回收站或送给拾荒者;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会单独放置在一个容器里;厨房里也至少放置两个垃圾桶,一个投放菜叶、果皮、剩饭等,一个投放食品包装、塑料袋等垃圾,各种垃圾严格分类。

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垃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垃圾处理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郑州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大大提高,如今全市像赵女士一家积极践行垃圾分类的家庭比比皆是。

除了践行垃圾分类,我们也要爱护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拒绝乱扔垃圾,养成“随手捡”的习惯,遇到地上有垃圾,随手捡起扔进垃圾桶。增强禁塑意识,减少塑料袋使用,多使用可降解、可循环利用包装产品等。

做节约水电的生活达人

走进中原区居民马先生家中,记者发现,节水节电已融进马先生家的方方面面。节水型水龙头、节水马桶、卫生间放置的储水水桶……马先生说,家中用的都是节水型器具,同时会用水桶收集可重复利用的废水,然后把这些水重复利用,比如用淘米水浇花、洗菜水拖地等。在节电方面,马先生及其家人早已养成随手关闭长时间不用电器的习惯,家中也多使用节能家电,夏季合理设置空调温度,从生活的点点滴滴节约用电。

水和电是生活中最依赖的两种资源。不少市民表示,节水节电要从生活小事做起,随手关闭水龙头,重复利用水资源,同时做到随手关灯等,节约每一度电。

做绿色出行的健身爱好者

市民小李平时最喜欢的出行方式是骑自行车。他认为,骑车既是锻炼身体的好方式,也是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

小李说,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对个人来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绿色低碳理念践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切实实为地球“减负”。那么,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绿色出行,可以优先选择公共交通,短途出行多骑车或徒步,在需要驾车出行时,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避免拥堵和不必要的绕行,减少油耗和碳排放。

做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者

四月的郑州北龙湖,春草青青,春花艳艳。水中,疣鼻天鹅、绿头鸭、黑水鸡等水鸟游弋觅食;树上,喜鹊、麻雀、黄鹂、斑鸠等林鸟鸣声上下。春意盎然中,湖岸游人如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地球不只是人类的地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鸟类保护志愿者李先生表示,珍爱地球,就是要珍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而这也是在保护人类本身。

对普通人来说,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野生动植物?郑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守护好绿水青山,让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捕捉、不伤害野生动物,不采集珍稀野生植物。发现有受困、迷途、受伤的野生动物,可及时与野生动物救护部门联系;发现有捕捉、猎杀野生动物及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违法行为,及时向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或公安部门举报;不点赞、不传播伤害野生动植物的信息,传递野生动植物保护正能量,做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本报记者 李宇航 赵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95287 2025-04-23 00:00:00 三 珍爱地球,我们能做什么?KeywordPh分类投放垃圾,减少塑料袋使用,节约水电,多骑车、坐公交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