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8
聚焦“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焦平高速(新密段)大崔沟互通钢箱梁顶推圆满完成
金水非遗文化传承与社区可持续实践主题沙龙开坛
农机“送检下乡” 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守艺·焕新·共生
金水非遗文化传承与社区可持续实践主题沙龙开坛

本报讯(记者 党贺喜 李盼盼)4月22日,在金水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金水区社区社会组织学院第十一期课程以沙龙形式圆满举办。此次沙龙以“守艺·焕新·共生——非遗文化传承与社区可持续实践”为主题,吸引非遗传承人以及各街道非遗类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积极参与,共同探讨非遗技艺活化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

活动现场,郑州社区大学“四不像”手工坊率先分享非遗技艺与社区合作的实践模式,提出通过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商业载体及教育平台,构建“技艺传承+场景体验+产品转化”的立体传播体系,探索出“以保护促发展、以市场强传承”的良性循环路径。

紧随其后,丰庆路街道中方园社区钰苑手工艺术团则以自身组织发展为例,讲述非遗类社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从组织发起、活动策划、骨干培训、资源联动等方面,为同类组织提供可借鉴范例。

花园路街道“箱堆论”团队则通过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空间打造,既为青年群体提供创意实践、社交互动的场景,又让非遗在创新中焕发新活力,推动“四个友好”社区建设兼具文化厚度与时代温度。

别具一格的手造记忆工作室以陶艺为核心载体,整合扎染、掐丝珐琅等多元非遗体验项目,深耕社区非遗传承场景,创新构建“文化传承、教育赋能、商业反哺”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沙龙通过多元主体的实践分享,搭建起资源互通、经验互鉴的交流平台,聚焦非遗技艺传承与社区治理创新的共生模式,让非遗技艺成为凝聚社区认同、盘活公共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95310 2025-04-23 00:00:00 三 金水非遗文化传承与社区可持续实践主题沙龙开坛KeywordPh守艺·焕新·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