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智能机器人挥舞机械臂精准抓取目标,无人机在模拟障碍赛道中灵活穿梭,AI大模型实时生成三维设计图……4月15日,“2025年河南省青少年创造者大会(TCC)赛事发布会”在郑州高新产投集团高新·数算产业园举行。河南省科技馆原馆长段春明、河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原主任车跃年等嘉宾与近200名科创教育工作者、媒体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启动这场聚焦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年度盛事。大会以“科创启思,智造未来”为主题,通过四大类20余项前沿赛项,为河南培育创新人才注入新动能。 上午9时,会场入口处的智能科技展示区已人头攒动。往届获奖作品“全自动垃圾分类机器人”正进行动态演示,机械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精准分拣不同材质的废弃物,引得围观嘉宾连连拍照。郑州大学计算机学院专家现场点评:“技术落地能力超出预期!”主舞台中央,裸眼3D技术投射出“科创启思,智造未来”立体标语,省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行业协会秘书长聂法杰登台致辞:“科技是文明进步的阶梯,青少年是未来的创新主力。本次大会不仅是展示能力的平台,更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行动。” 本届赛事设置智能创造类(A类)、算法思维类(B类)、智能应用类(C类)、专项赛类(D类)四大类别,涵盖小学至中职全学龄段。其中,“无人机越障打击赛”要求选手编程控制无人机自主识别障碍物并完成投送任务;“未来创造者”项目则鼓励小学生利用开源硬件设计物联网装置,如智能浇花系统、语音控制台灯等。郑州大学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将为每个赛项提供技术规则指导。“赛事不仅考验技术,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赛事总负责人李玉琴表示。 “我们坚持零收费、零商业,让每一个有创意的孩子都能站上舞台。”李玉琴在发布会上重申公益原则。她透露,往届赛事中,农村学生团队研发的“智能秸秆回收装置”已应用于当地农业合作社,节省人力成本超30%。为保障公平性,评审团由高校教授、企业工程师联合组成,并引入代码查重系统与硬件检测工具,杜绝技术抄袭。 发布会特设“创新生态对话”环节,段春明表示:“青少年创新需要与产业需求结合,才能走得更远。”郑州市科协二级调研员曲海涛表示,正联合高新·数算产业园打造“青少年科创孵化基地”,为优秀项目提供资金、场地支持。各媒体同步启动“创新少年说”专栏,通过短视频记录选手备赛故事,展现科技背后的青春力量。 随着会场灯光渐暗,大屏播放往届选手的寄语视频:“站在这里,我真正触摸到了未来。”据悉,即日起开放报名通道,参赛者可关注“河南省青少年创造者大会”官方公众号提交作品。 从智能硬件到人工智能,从公益初心到产学研融合,“TCC”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一扇观察河南科创教育变革的窗口。当青少年的奇思妙想与硬核技术相遇,中原大地的创新基因正悄然生长。 记者 孙庆辉 通讯员 杜宜轩 文/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