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 “孔大姐,尝尝这杯茉莉花茶,咱们慢慢聊。”4月8日,在氤氲茶香中,中原区三官庙街道河南纺机社区的调解员姜淑佩将热茶递给面红耳赤的两位“邻居”。3天前,因在小区摔伤而剑拔弩张的当事人与物业,双方人员此刻在茶吧里握手言和。这个日均“消耗”3壶茶水、化解1.5起纠纷的“淑心解忧室”,正在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郑州答卷。 中原区三官庙街道河南纺机社区地处郑州市老城区,这里人口密集、结构多元,老旧小区与新业态交织,矛盾纠纷时有发生。面对治理难题,社区党委以党建为“红色引擎”,集聚党员、网格员、楼栋长、律师之力,于2023年创新打造“淑心解忧室”调解矛盾品牌,成立“淑心解忧室”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搭建以“一杯茶”的温情破题,用“微网格”的精细赋能,构建“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闭环。 解民忧,做好居民“和事佬” “淑心解忧室”吸纳“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民间调解员,组建“微网格长+居民骨干+法律顾问”调解小组,成立“淑”心解忧队,做群众间的“和事佬”,做到一楼院一网格一调解小组,在44个微网格延伸网格触角,捕捉矛盾信号。 同时,积极组织矛盾纠纷调解员全员额、全周期、全业务培训,通过开展茶文化培训,帮助调解员“以茶为媒”解锁调解新技能,提高调解成功率。目前,已成功组建20人“淑”心解忧队,开展3次“茶话治理”沙龙。 破难题,柔性治理显温度 为确保萌芽问题及时化解,“淑心解忧室”建立分级调解制度,按矛盾性质、难易程度分类施策,创新构建“三色三阶”矛盾化解体系,将矛盾纠纷细化为家庭蓝、邻里橙、公共红三大类,对应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家庭矛盾由“蓝色和事组”上门调处,2小时内响应;邻里纠纷启动“橙色议事会”,“淑”心解忧队在茶话室组建合议庭;公共事务争议则启动红色预警,由社区党委书记牵头组建专班,联动“淑”心解忧队、司法所、派出所“三方会商”。 从2023年至今,“淑心解忧室”已成功化解群众纠纷106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2.8%。 聚人心,茶香袅袅筑和谐 “‘淑心解忧室’以茶为纽带,通过‘静心品茶、倾听诉求、情理法交融’三步法,有效缓和当事人情绪,提升调解成功率,成为居民‘走得进、坐得下、还想来’的温馨驿站。”姜淑佩细说着调解室茶叶罐藏着的社区故事:贴着“化干戈”标签的罐子,装满新婚夫妇送的喜糖;“和为贵”罐里,存着八旬老人手写的感谢信。最特别的当属“共享喜悦”罐——上个月王先生女儿成功考入心仪单位,特意送来玫瑰花茶…… 如今的调解室,已成为居民们“以茶会友”的新媒介。在这里,居民们把调解员当成了自家人,无论是忧愁还是欢喜,都愿意与之诉说和分享。 当夕阳为“淑心解忧室”镀上金边,姜淑佩又往茶罐添了新茶——这次是居民送来的自己晾晒的蒲公英茶。茶香袅袅中,社区治理的智慧正如茶叶般舒展,在杯盏之间绽放出和谐的新芽。 记者 唐善普 通讯员 罗宁 文/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