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通讯员 罗欣)“电梯故障很快就修好了,城运中心的效率真高!”近日,家住二七区淮河路街道的李女士通过“郑好拍”平台反映问题后,二七区城运中心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将案件派遣至相关责任单位,并全程跟踪督办,仅用数小时便完成了故障维修。这起高效处置事例,正是二七区深化党建引领、数智赋能、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二七区将网格化基层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网格化领导小组,整合组织部、社工部、智慧办等力量形成攻坚合力。通过科学划分网格,网格长责任明确,多方力量整合下沉,全区11035名网格员扎根基层,围绕“民生、平安、重点工作”三大领域,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安全排查等活动。
针对治理难题,二七区出台相关规定,建立区纪委监委与区城运中心问题反映双向移送机制,确保民情诉求快速响应。针对“三跨”事件,建立“一办三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处置闭环,实现问题分级高效解决。数据显示,自2024年起,二七区网格化平台已累计受理各类事件36.6万余件,办结率96.38%,群众满意率99.34%。
数字化赋能让基层治理更智慧。围绕“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局”工作目标,二七区搭建“1+4+7”的平台架构,实现网格事件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联动处置,横向贯通21个职能部门,为基层治理事项流转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去年以来,智慧信访、12345服务热线、110非警务平台、智慧矛调系统等相继与网格化平台融合,打造出“大综合一体化”的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重点领域实现了“一网统管”。
此外,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AI技术为二七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今年2月20日,二七区启动DeepSeek政务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全力打造本土全链式智能服务系统。网格化平台“AI小郑”的智能提醒功能,助力网格员精准关怀困难群众,平台案件处理全流程智能化,效率显著提升。
二七区还积极统筹“线上+线下”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各类知识,向居民转发和预告最新动态。
如今,在二七区“有事就找网格员,办事就在家门口”已成为群众的共识,它背后所蕴藏的是“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创新带来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