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时事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A11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今日17时17分发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今日17时17分发射
三人乘组中有两位河南人 陈冬任指令长
恰逢中国航天日“出差”太空 将在轨驻留6个月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中)、陈中瑞(右)、王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新华社发

新华社酒泉4月23日电 我国将于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

4月23日上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会上表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

都说一回生,二回熟,我这是第三次。我们会带着祖国和人民的祝福,带着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带着对再次进入太空的渴望,带着队友和地面团队的支持,再次去拜访太空之家,向着浩瀚宇宙勇毅前行。

——陈冬谈第三次出征太空

我们乘组经过长时间的组队训练,彼此间非常了解,默契十足。我们三人勤奋、坚韧、细致、团结,为任务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我对我们的团队充满信心:合,三头六臂,群策群力;分,各司其职,独当一面。

——陈冬评价神二十乘组

神舟二十号乘组

陈冬

陈冬,男,汉族,籍贯河南郑州,河南洛阳出生,硕士学位。1978年12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特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飞行大队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6年10月,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22年6月,执行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2023年3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陈中瑞

陈中瑞,男,汉族,籍贯河南滑县,学士学位。1984年10月出生,2003年9月入伍,200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副大队长、四级航天员,空军上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大队飞行员,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王杰

王杰,男,汉族,籍贯内蒙古巴彦淖尔,博士学位。1989年9月出生,2021年1月入伍,200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陆军上校军衔。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2020年9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陈冬第三次出征太空

“航天员陈冬执行过神舟十一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时隔两年再次担任指令长。”林西强说,陈中瑞和王杰均来自于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其中,陈中瑞入选前是空军飞行员;王杰入选前是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

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5周年。

神二十乘组将在轨驻留6个月

这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是: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持续发挥空间站综合应用效益。

首次开展涡虫空间再生实验

神舟二十号任务将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3项生命科学实验。

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其中,失重性骨丢失、心肌重塑是制约人类开展深空探索的重要医学问题,斑马鱼实验将以神舟十八号任务中建立的斑马鱼—金鱼藻二元生态系统为基础,研究微重力对高等脊椎动物蛋白稳态的影响,明确蛋白稳态对失重造成的骨量下降和心血管功能紊乱的调控作用。

“涡虫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涡虫空间再生实验是国内首次开展,本项目将从个体水平进一步认识再生基本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解决人类空间损伤等健康问题。”林西强说。

链霉菌在土壤改良、植物促生抗逆、生态系统构建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林西强介绍,本次实验研究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微生物活性物质和酶在空间环境下的表达规律,为利用空间环境资源开发微生物应用技术和产品奠定基础。

港澳航天员最早明年飞天

“我国第四批航天员自2024年8月入队以来,按计划开展了航天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心理、航天环境适应性等多项训练和部分专项训练。”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通过刻苦训练,所有第四批航天员均快速实现了角色转换,基础知识储备得到了有效加强,身体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通过组织观摩发射、返回、出舱活动等飞行任务,第四批航天员对载人航天工程和航天员职责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港澳航天员作为载荷专家,预计最早将在2026年首次执行飞行任务。”林西强说。

载人登月任务总体进展顺利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23日表示,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将组织梦舟飞船零高度逃逸等多项试验。

在当日上午召开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林西强表示,目前,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在按计划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月球遥感卫星已完成立项和竞争择优,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研制建设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随着初样研制工作的深入,各系统主要大型试验和跨系统试验正在稳步推进。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4月29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与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计划于本月29日返回东风着陆场。”林西强说。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入驻中国空间站。

“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轨驻留已满175天,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林西强介绍,任务期间,他们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和6次载荷进出舱任务,创造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9小时时长的世界纪录,蔡旭哲已执行5次出舱活动,成为出舱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宋令东成为我国首名进行出舱活动的“90后”航天员,王浩泽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在空间科学与技术试验方面,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共参与实施了88个项目,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95592 2025-04-24 00:00:00 四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今日17时17分发射KeywordPh三人乘组中有两位河南人 陈冬任指令长
恰逢中国航天日“出差”太空 将在轨驻留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