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体看台 上一版3
A08
寻“夏”中原 探索“最早中国”
一球小负国安 河南队败走北京
一个展览
读懂“十年后的郑州”
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
河南选手摘得三金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寻“夏”中原 探索“最早中国”
4月16日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拍摄的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新华社发
扫码阅读全文

□新华社记者 桂娟 史林静 袁月明

4月17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系统梳理五年来“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的成果。

作为史书中记载的中国第一个世袭制王朝,由于尚未发现当时的文字证据,对中国考古学而言,夏的存在长期被视为“哥德巴赫猜想”。

“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枢纽,以夏为支点,向前可追溯三皇五帝、文明源起,向后可勾连商周及后世朝代。”在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孙庆伟看来,夏代信史地位事关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根基。

1959年,著名史学家、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夏文化探索序幕由此拉开。

随着新发现多处夏时期遗址,首次发现多网格式都邑布局,多学科复原夏代兴起、发展的背景、动力……近年来,考古工作者以中原为主战场,用丰富的实证材料不断还原夏王朝真实面貌,一幅关于“最早中国”的全景图正徐徐展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496016 2025-04-26 00:00:00 六 寻“夏”中原 探索“最早中国”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