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薛璐 通讯员 李绍光 李玉玲)“太感谢了,俺家终于又用上自来水了。”满头白发的刘文拧开家里的水龙头,向走访的巡察工作人员连声道谢。这是近日发生在新密市来集镇赵沟村的感人一幕。经过新密市委巡察督导,断水多日后,赵沟村240多户1000多口人的吃水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事情还要从3月中旬说起。当时,新密市委第一巡察组进驻来集镇赵沟村首日,便接到群众反映:该村一、二、三四组已经断水3天了,气温日渐高升,群众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巡察组接到反映后,立即走访这4个组的部分村民。据了解,因历史遗留问题,该村的自来水管网老化严重,经协调于2024年1月完成改造,但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未能同步进行,各组村民共用一块水表,水费分摊不均,导致存在1168吨的用水“损耗差额”,谁来承担漏损欠费成了群众用好安全水、明白水的棘手难题。 在认真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次日,巡察组便召开组务会研究。研判认为,群众利益大于一切,断水直接影响1000多名村民的生产生活,应该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巡察组向相关责任单位发函,要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断水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立即恢复供水。 同时,巡察组安排市城市供水中心、来集镇、赵沟村、群众代表等召开专题协调会,厘清历史遗留问题脉络,畅通解决渠道,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经过多次协调沟通,各方达成一致:积极处理遗留的水表问题,重新安装总表;今年3月1日前,漏损水费由供水中心承担;3月1日后,水费收取吨数按总表计算,由群众按量缴费。随后,各方迅速履行承诺,就这样,一场持续了多日的断水风波终于得到解决。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