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3版:观点·声音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金陈乐同学,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你在参观之江文化中心时发现的一处错别字,省非遗馆已立即更正了……”近日,安吉县一名五年级小学生收到一封来自省文旅厅厅长的回信。在信中,厅长感谢金陈乐指出错误,同时邀请他和家人重游非遗馆。 清明假期,小金同学和家人一起到之江文化中心参观。在非遗馆的戏曲介绍区看到“武旦风摆柳,窑旦手又腰”的表述时,他对“手又腰”产生了疑问,查阅资料后发现应该是“手叉腰”。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写信给厅长,希望能把这个错别字改掉。小学生纠错,非遗馆立说立改。在被指出差错后,文博单位大多表示“欢迎来找碴”,这是开放心态、专业精神的体现。但欢迎人们当“一字之师”,更要杜绝“一字之失”,在公共传播中少犯低级错误。如果文博单位把“欢迎来找碴”的精神态度,前置于文博展览工作中,减少源头差错,岂不更好?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